《区块链改造组织信任》,作者:鲍勇剑、袁文龙、董冬冬。本文发表于《清华管理评论》2018年第10期。
50年前,两所美国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之间信息交换协议(TCP/IP)的临时之举播下了互联网经济的种子。革命性的技术往往带来颠覆性的社会效果。这也是人们为何痴迷于刚刚问世不久的区块链技术的原因。
作为比特币金融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本质是一个网络化结算数据库。因为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逆改和匿名的技术属性,它被认为可以更好地解决双重支付的信任危机。区块链使用一系列算法证明机制来保证安全可靠的网络交易。借助它,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下自动安全地交换数据。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网上发出价值50比特币的“创世区块链”(Block number 0)。从此,P2P的虚拟货币系统诞生了(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在“脸书”等互联网巨头滥用个人数据和隐私的背景之下,区块链技术给人们带来“数据主权在我”的新希望。《经济学人》称区块链是“信任机器”(The Trust Machine)。区块链技术新锐“以太坊”(Ethereum)和“共识系”(ConsenSys)以社会运动的热情发起新的去中心化商业和社会治理结构。一时间,全球市场冒出300种虚拟货币。中国的区块链也泛滥到加一个“匹凸匹”,公司股票就大涨的程度。
关于区块链的未来,乐观和悲观情绪交织。
乐观者认为它开启了无限信任时代,悲观者担心真的如此。在矛盾的情绪背后,阻碍新技术发展的是概念误区。视其为“信任技术”,就是一个误导概念。因此,本文致力于厘清区块链对组织“不信任”和“信任”的影响。
作为一种“去信任”技术,区块链确实能改造组织信任的构成。但它是通过有保障的不信任(Warranted distrust),即通过技术编程设计去除不信任因素,而影响组织“可信度”(Trust worthiness)。
与此同时,“相信”(Trusting)更多地表现在人际关系活动中。它带有情感特征,很难被编程,也不适合完全利用技术来解决。有保障的不信任可被定义为信息“无疑”,有情感因素的依赖偏好可被定义为愿意的“相信”。受区块链技术影响,像水的氢氧原子一样,二者组合成为区块链“可信度”,塑造未来组织形态。
鉴于区块链尚未成为管理学的通识,本文第一部分先赘述相关技术细节;第二部分解释区块链可信度;第三部分用“法大大”案例说明智能合约化的区块链组织;最后,简述对区块链发展情境的看法。
1、保障信息无疑:从虎符到区块链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兵临赵国邯郸城下。魏王违约不救。信陵君魏无忌窃得魏王虎符(见图1),夺取兵权,溃秦救赵,维护魏国霸权。那时,虎符即兵符,王与将各执一半为信物。合则信,不合则伪。军令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此确定。毫无疑问,信陵君带来的军令信息是真实的,因为虎符相合;却是不可靠的,因为窃得而来。如果有区块链,“窃符救赵”便不可能。区块链能够保证虎符既真实又不会不可靠(无疑)。
为确保“信息无疑”,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Hammurabi)国王统治下的苏美尔人(Sumerian)发明了泥板记录方式(见图1)。它记载商人之间荞麦的交易历史,是最早的“金融衍生指数”记录。每一笔交易都有可以追溯的时间点和交易数量。当下的信息包含着累积的历史,每个数据既是抽象标准化的,又内植着历史事件生成过程。纪录中的时间戳保障信息无疑。
“信息无疑”对古代商业文明制度很重要。它有助于维系交易记录可信度。格里夫(Avner Greif)研究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制度,发现纸莎草(Papyrus)上的交易记录有同样的时序逻辑,以至于相隔两代的商人仍然可以跨国追讨债务,尽管二者之间没有情感信任。
社会活动中,“信息无疑”(Warranted distrust)是很重要的实践。
一是有客观的原因,不凭个人感觉和情感去相信。例如,在核电站和医院急诊室,人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即使有心做对,也不能保证做到,而人为失误的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先不能“因人而信”是处理这类信息的第一原则。
二是存在切实的方法和手段去消除不信任,以至于无疑。例如急诊医生有“验单”(Checklist)、金融收购有“尽职调查”、国际企业有“合规”检验。“信息无疑”与愿意“相信”相关,但有差别。二者也不能简单化为同质的此消彼长关系。
在没有电脑的时代,苏美尔式的信息存储和交换的成本太高。于是,第三方金融掮客出现了。
公元12~14世纪之间,先有意大利比萨城的斐波纳契(Fibonacci)引入阿拉伯数字,再是从西班牙流亡到意大利的犹太人做起放贷的生意,到美蒂奇(Medici)家族垄断罗马教廷的经济活动,金融制度逐步建立起来。银行为第三方,维护债权和债务之间的关系。随着会计收支簿记技术(Ledger)被威尼斯的商人带向全世界,冷酷的银行家和会计承担起保障信息无疑的角色。
信息论之父香农(Claude Shannon)定义“信息为熵(Entropy)”。通俗地讲,熵值代表不确定性的程度。
信息无疑(有保障的不信任)能够降低不确定性。虎符和苏美尔泥板就起到这个作用。不过这还不够,现实中假信息(dis-information)泛滥,著名的例子有“拜占庭将军问题”。在猜疑和陷害流行的拜占庭王朝,各地将军互不相信约定的进攻时间,担心被先烈。此时,由第三方陌生人发信会更真实有效。
因此,相信第三方陌生人成为解决方案。
六百年来,作为第三方的银行垄断了对金融“信息无疑”的认证业务,直到2009年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出现。由于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图示术语多,抽象复杂。下面将通过比喻,借助虎符、苏美尔人泥板和拜占庭将军的例子,会比较容易解释。
虎符的两片类似区块链中的“公钥”和“私钥”,一把是网上公开的,一把只有持有人保存。苏美尔泥板的交易历史时序类似区块链中的时间戳,它随着交易历史不断延伸。为保证“泥板”无法伪造,记载交易的记录(泥板)被切成段(区块),一段段链接在一起都准确无误才算“信息无疑”。
链接一段段交易的是约定的算法,即哈希函数。区块链让网络中的陌生第三方(“矿工”)随机生成“哈希值”(Hash function),链接交易区块。它具有数学意义上的单方向、高敏感、抗修改的特征。任何微小修改就导致信息证伪。每个交易信息链内置不可篡改和随机产生的哈希值。“矿工”参与的动机是以成功的劳动(有效哈希值)获得比特币回报。
公私钥匙、历史时序、哈希值、随机生成、高速网络,超大算力,当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时,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和他的网络伙伴就制造出可以颠覆中央集权控制的比特币,其背后的核心技术便是区块链。区块链加密保障信息无疑的过程图如2所示。
2、用区块链裂变“利维坦式的互联网”
区块链建立在现有的互联网之上,因此称之为颠覆互联网的技术不准确。但它有潜力裂变平台大公司的垄断现状。
未来,互联网完全去中心化、分布式,这不大现实。去中心化和分布式互联网社区大量出现,是可以想象的。波尔(M.Born)说,现象先于理解,它带来质疑,让理解有价值。区块链首先带来对互联网现状的质疑。
如今,互联网平台公司就像代表行使主权的利维坦。它已经显示有严重问题。
17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T.Hobbes)撰写《利维坦》(Leviathan),阐述“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认为,社会秩序建立在人人让渡一部分权力和国家行使主权基础之上。否则,自然状态也是人人为敌的无政府状态。集中的权力也像旧约中的“利维坦”海怪,有利于维持必要的秩序。
“利维坦”的中心化等级秩序的逻辑也表现在互联网经济现实中。但技术没有改变商业权力结构。更有甚者,网络效应加强了平台企业的垄断资源的能力。FAANG(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Google)五家互联网企业占纳斯达克市值近1/3(2018年7月)。苹果市值一度创历史记录,达到万亿(2018年7月)。
与霍布斯设想的国家主权不同,这些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企业并没有动机维护市场经济共同体的秩序。脸书率先打破平台企业中心化等级优势的合法性。它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作为赤裸裸地显示了互联网大公司的恶。《经济学人》2016年9月刊集中报道网络时代“大公司的阴影”,指出网络平台垄断企业已经侵蚀了社会制度。
事非偶然,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哈特(O.Hart)和霍姆斯特姆(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