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元道: 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世纪互联董事长,通证派开创性人物。曾在和君咨询做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改造相关的咨询与投行业务。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中立第三方IDC零售服务公司“世纪互联”创始人。
如果说互联网是基于不可信的网络(无中心、自组织)建立了可信的点到点信息交换,那么就很容易从这个特定的视角来理解区块链。区块链就是基于不可信的网络建立可信的点到点价值交换。区块链不是颠覆互联网,而是在全面继承互联网成果的基础上,将现有全球最伟大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核心能力提取出来,下沉到公共基础设施层面。
这样,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支付等等都是每个用户可以直接享受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服务,而且全部是开源、开放协议,没有任何平台可以通过这些来绑架用户。换句话说,是让基础设施具有更强的赋能能力。
实体经济最需要区块链
最需要公链的地方,就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区块链,才是干柴烈火。
公链会在最需要的地方产生,实体经济是公链成长最好的土壤。中国的实体经济不是缺设备,不是缺技术,而是缺一套有效的产业协作机制、缺大规模协作的自治组织体系和有效的激励(负激励)体系。
一个好的产业背后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自治协作系统。我们看实体经济发达的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实体经济、都不是依靠政府的中心化组织,而是通过很多民间的行业协会、通过自下而上和自治的方式进行协作协同。
而以中国制造业为例,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相互缺乏信任,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高、交易成本高。如果能基于区块链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基于全球一体化的密码学基础设施,用好通证来打造新一代数字经济,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低摩擦、低交易成本。
区块链需要国家治理
区块链除了是非常自由的自金融平台之外,还是非常强大的监管和治理平台,监管部门颁布一个智能合约,效果胜过千军万马。区块链产业要想健康发展下去,数字货币要想得到大面积应用,必然要找到与主权国家的治理方式和融合的方式。
· 第一、国家要像支持芯片、支持操作系统一样,旗帜鲜明支持中国公链的发展;
· 第二、要推动公链+实体经济,推动从“通证经济”到“通证经济体”的升级;
· 第三、公链集群式发展,百链竞发,在此基础上“公链共同体”的建设就水到渠成。
公链之公,是指公心、公道、公平。在坚持“公”的原则的基础上,公链技术架构可以是多样并行的,没必要作茧自缚,完全可以用“中心化系统+联盟链+公链”的混合式结构。
公链的机制,固然是要防范少数人的黑箱操纵,但不应该以“密码学的暴政”取代之。人的问题,最终要由人来解决,因此公链也要引入治理机制。
我看区块链投机
或许有一批完全没有任何科技信仰的炒币投机者,甚至是不择手段割韭菜、传销和非法集资的不法商人。出现这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新兴行业,大家都看不懂的时候的确容易行骗,我认为这些问题与区块链本质上无关。
初心是诈骗的,该抓就抓,现有的法律应该就够用了。如果要新出台任何涉及加密数字货币和通证新的法律法规,一定要慎重又慎重,绝对不能草率。
Internet刚出来的时候,美国政府的做法就暂先不管制,让子弹飞一会儿,让监管者多多观察、多思考,到底什么是科技信仰,什么是诈骗,什么是市场驱动的价格。监管者也需要学习,也需要认知的提升。
国家要促使通证经济良性发展,政府应该做好区块链监管,并给与支持。首先坚持“区块链+通证”两手同时抓,坚持“没有比特币就没有区块链”的基本认知。同时,对于通证及加密货币,应该一分为三地来看待:
· 其一,这是一种科技的力量在推动,把互联网应用层的私有协议和独享能力,下沉到区块链底层,变成用户无条件可以拥有的公有能力。
· 其二,关于监管和法律,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初心不正的人。
· 其三,关于价格,这跟供需和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市场驱动的。当更多人拥抱区块链,供应增加后,币证价格自然就回归理性了。
如果说最早的虚拟代币价主要靠炒,那么未来的通证,每一份通证下面都有实实在在的产品、 服务、资源和权益支撑,只要相应的法律和政策监管措施到位,我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把那些劣质通证驱逐出去。
公链不可限量
2018年将是公链元年,主流力量将逐步进入区块链领域、建设公链和发力通证经济。主流力量,包括科研国家队、主流资金、互联网平台公司、上市公司等等。他们是捧着资源来的,他们更严谨、更成熟、更有长期战略。
公链不仅仅是个技术平台,更是承载着全球新一代的国际贸易规则、产业链协同规则甚至是货币金融规则。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公链产业,就是主动放弃主导未来全球产业、经济、金融和政治(治理)制高点的伟大历史机遇
通证经济,需要“双群”来支撑,一个是链群,一个是社群。不仅仅是创业公司做公链,传统行业领军企业、互联网平台公司也应该进入公链主战场,更多的“国家队”应该进场。
我理想中未来的公链世界,一定是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链共同体。只有这样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链共同体,才能支撑自由、繁荣、强大的通证经济体。
采编:陈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