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搜狐、北京娱乐信报、精益理想联合主办的“智能时代3.0—畅谈用户生活未来体验媒体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到场的三位嘉宾包括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智享乐居CEO梅晓春,中关村在线家电家居主编勾蕊,以及精益理想公司联合创始人廉羿。
本次研讨会以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思维的智能家居体验为主线,与会嘉宾围绕智能时代用户体验及带来未来生活的实际便利进行话题交流,这也是当下智能科技业内及媒体关注的焦点。嘉宾们分别对各自领域的热门议题进行发言,获得在场媒体同仁的一致认可。
此外,研讨会对智能家居3.0时代从何而来、消失的1.0时代与2.0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家居产品智能化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详细解读。并围绕着人工智能背景、智能产品的发展方向、智能硬件发展的几个契机、整体市场应用和用户体验提升的爆发元年所带来的新思想、新信息、智能硬件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发展逐一探讨。
梅晓春:概念很早就有,未来智能家居市场日趋活跃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智享乐居CEO梅晓春与会表示,从家电方面来讲,2004年已经制订过关于智能家电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是从家用电器的互联互通角度出发的。梅晓春认为,正是这个标准制订完以后受到整个行业包括IEC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促成了国际标准的成形,但是标准制订完之后却没有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这也说明光有标准并不能让智能家居真正发展起来。
在智能产品市场方面,梅晓春认为,智能这个市场已经起来,呈现越来越活跃的态势。在去年见到了很多之前大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一一有了解决方案。仅从智能家居的集成市场来看,北京有很多经销商一年都可以做到两三千万的量,在全国来讲,这样的经销商,几乎涵盖了一线、二线到三线城市,供给越来越丰富,系统越来越成形。
由此,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快迎来一个爆发的时代,而从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出发,从用户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业就能发展得比较好。
勾蕊:解决控制问题,才能迎来智能家居元年
作为此次研讨会当中的媒体嘉宾,中关村在线的家电家居主编勾蕊在研讨会当中表示,智能家居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主要面临了两个问题:第一,产品功能和体验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第二,产品价格太贵。产品没有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智能产品没有普及到家庭中的原因。
勾蕊眼中智能3.0时代的场景,应该是家中的家电、智能家居等硬件产品把用户日常的生活习惯搜集在一起,而形成符合用户个人的行为习惯。它在用户生活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像是一个伙伴,它不需要用户通过任何手机、中控或其它东西去操作它,自动把电视打开,自动把窗帘关上等。符合用户的生活习惯,是用户自己定义的东西,能具有这样能力的产品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
针对智能产品爆发元年的话题,勾蕊反而认为,截止今年来说,智能家居元年还没到,从几个方面来讲,大市场的方向来看它到了,是该爆发了,互联网厂商、传统厂商还有包括一些家电甚至跨界的公司都在炒作这些概念,他们都想分羹这块蛋糕,但如果上述的能力没有达成,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讲还远远不够,即等于时机还没有到来。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首要解决的是各种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是一个关键因素。
“我要开门首先是指纹开锁,一开门灯泡亮了,无论通过手机还是自动监测,若A家的灯泡和B家的窗帘并非在一个同频互联的信号下,无法通过我的行为习惯去控制应用,为我的日常生活所服务”勾蕊这样举例,那么这就是一个通信标准的问题和行业弊端,这个弊端在于我们没有一个很统一的语言去控制所有家里面的智能设备,只要语言同意、有共同互通的协议,这个协同控制的理想生活变可以实现,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无论是蓝牙还是WIFI,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以解决所有产品的互联互通的问题,才能解决真正发挥并实现智能家居产品和应用的作用,这才是实现智能应用的爆发元年。
廉羿:智能化的实质是解决家居个性化需求
此外,精益理想联合创始人廉羿介绍了目前智能家居硬件发展的契机,针对智能硬件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智能3.0时代,廉羿认为设备联网只是基础,很多人认为只要实现了联网和控制就是智能家居,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
廉羿指出,智能化要解决个性化问题,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硬件可能有非常多相似之处,但上面的应用却是每个人都不同,是非常个性化的,智能家居则更是如此。这就需要产品和服务能够了解用户的习惯和偏好,从而更好的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和体验。
其次,不管做任何产品和服务一定要符合人性,廉羿对精益理想的研发人员说过一句话:“我们不能为一个技术找应用,只能为一种应用找技术,不能说这个技术先进就要想办法用到某个地方,而是满足用户的某个需求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技术。”
对于智能家居3.0带来的最终效果,廉羿表示,当你的生活智能化之后,你平时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它消失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不便,当走到这一步时,家居智能化才能表明已经做到了
对于智能家居方面,这一领域谈了很多年,有些东西普及了,但销量还是没普及。廉羿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消费者接受新东西是需要时间的,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就已经非常清楚,2010年,苹果手机那时候一年卖十万台,现在的数额已远超从前,无法相比,那时候卖智能手机也是很痛苦的事情,大家不知道拿它干什么。因此,智能家居肯定有一些尝鲜者愿意做第一批用户,扫地机器人大家觉得很好,拿回家放到哪儿不用管它虽然不能扫得百分之百干净,但是大部分工作解决了,慢慢口碑起来了大家便会使用。
智能产品要具备硬件和软件不断迭代和学习的能力,使得用户从“控制”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享有”。比如扫地机器人有一天坏了的时候,当你做清洁的时候会感到很不方便时,就是对产品产生了粘性,也就是智能实现了“有效而无形”,廉羿表示这是智能家居的最后一步。只有拿这种思想做的智能家居产品大家才会接受。
讨论环节:智能家居对环保有很大帮助,融合需市场来决定
而在本次嘉宾研讨环节,三位嘉宾也对智能家居市场、如何通过智能把大家的整体生活都连接起来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再提及智能家居便利性、安全性及环保性的问题时,三位嘉宾均认为智能家居对环保是有很大帮助的。
梅晓春认为,从绿色生活的概念上来讲,智能就像刚才说的是对人的生活方式的一个判断,显然很大程度上节省能源。举例来说,海尔热水器三年前已经根据你用热水的习惯调整它烧水的频率和幅度。如果这样的电器都联上网之后,到了春节大家都去休假了,很可能整个全国范围内的电器、用电设备会根据假日的模式来去调整,比如冰箱、热水器,一定能节省非常多的能源。梅晓春再次强调,智能在改善生活的同时,肯定会对环保有更多的帮助。
而勾蕊则认为,如何把它定义为节能产品,首先产品在待机情况下不能平白无故去消耗额外的电量,以前我们家里的灯开了就是这么亮,有时候看电视电影不需要这么亮,智能灯泡是不是装上之后通过功能调节把它的亮度降下来,我看电视的时候既不会损伤我的眼睛,又能满足我的照明需求,从产品角度来讲满足我的智能化需求,这个是我认为的绿色节能的产品。
针对节能环保问题,廉羿说,“智能家电产品我是有数据的,可以节能而且很大幅度节能。比如说,上周我们给一个客户的工厂宿舍安装了一些我们的产品在不进行任何施工改造的前提下实现对空调的节能目标,从我们的数据上看,客户一个宿舍晚上最高的时候耗电20度,而通过智能化的调节,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一晚上的用电下降了30%左右。”
同时,针对智能家居领域的生产者面临的问题,廉羿作为此次研讨会唯一生产者方面的代表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廉羿表示,中国消费者平均收入提高,完全靠纯粹的性价比在中国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更多人需要更高品质更好品质的产品,而中国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从追赶借鉴的角色慢慢发生了变化。
“现在很多产品服务是国内先有而不是国外先有,在国内硬件产业链这么全,在国外做智能硬件相关的必须到中国来,而软件又依赖于大量程序员和创业者”在同时,随着大家创造力的提高可能创造新的智能产品形态或者服务形态让大家更方便并且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全球市场。
在媒体提问环节,记者问到生态圈、网络协议等融合方面的问题时,廉羿表示,这个问题在智能家居领域探讨比较多,谈协议的时候涉及到很多,基础的联网通信方式,用移动网络还是WIFI还是其它协议,还有一种在这之上应用的数据之间传输交换协议。
廉羿认为,生态圈、协议的竞争最后是事实标准,就如同各个国家之间运营商之间以前有一个组织ITU,每年巴塞罗那开会,他们的通信协议是一个妥协的产物,一大堆标准那时候跟着欧洲,GSM是欧洲标准,CDMA是美国标准,保证各个国家的互联互通要做很多妥协,专家学者需给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而在美国IT行业非常残酷,靠公司之间的竞争产生最后的事实赢家(标准),我个人倾向于这种东西最后可能还是要让市场来说最后谁会胜出,比如像WIFI跟ZigBee虽然WIFI耗电高,随着PC和手机用户非常多,它的量太大,所以造成投入的厂家多,现在无论是能耗的改善还是新增功能不断演进,而ZigBee从普及型上相对于WIFI处于弱势,发展上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个人倾向于最终这些东西一定是市场来选择的。
勾蕊也表示,用户需求决定最终产品的发展,因为产品落地到最终的目的来讲还是给消费者给用户使用,基于是什么样的通信协议或者使用什么样的技术不重要,现在大家纠结的标准统一各有各的优势,为什么现在纠结是ZigBee或者WIFI还是蓝牙,因为真是各有各的优势,所以才有这些技术出现。最终用户选择的导向,比如最终80%的用户选择ZigBee,那最终所有的产品向ZigBee的协议发展,这是用户决定市场的需求。
此外,梅晓春认为,这个领域的标准跟其它领域的标准不太一样,家电领域的标准定出来了大家都按这个来,这个是沟通妥协出来的。在这里面技术渐进而出,对现有的标准可能有一个更新的需求,就看谁跑得快。ZigBee也好,有自助的功能,比WIFI耗电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WIFI也在不断更新演进,最终很有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这些标准会共存。到最后出现一个市场选择的结果,看谁跑得快,看谁用的多,谁就会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