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浙江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将确立适合浙江的电力市场模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建立以电力现货市场为主体、电力金融市场为补充的省级电力市场体系。
此举距离9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仅仅过去一个多月,浙江再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诠释着浙江电力市场的活跃。
众所周知,浙江市场主体多元,形成主体的资本多元,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地、县级小城因为“同世界做生意”而蜚声海外,这些因素或许为建立电力现货市场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土壤,因而,浙江一马当先应在情理之中。
尽管“无现货,不市场”是人们对市场及其表现形式最基本的认识,但是,电力的现货市场并不是农贸市场,更不是早市,可见、可触、可嗅、可闻,进而,可以你来我往,讨价还价。
由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电力现货市场表现形式和交易手段更加复杂,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有关市场主体拿捏不好,那么,此前被认为是改革释放的红利,就有可能由“利好”变成“利空”。
在电力现货市场到来之前,这些售电公司主要是通过中长期双边协议,低买高卖,获取利润。即便如此,很多售电公司仍然是“赔本赚吆喝”,九死一生,几无利润可言。究其原因,一是想当然地把电力商品等同于一般商品,忽略了其特殊性。二是对电力产品产、供、销的系统性、复杂性、社会性、技术性等等规律把握不准,冒然行事。
而更令很多售电公司沮丧的是,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到来,由于受天气、煤价、峰谷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可能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效应”,甚至是“蝶翅效应”,作用在电价上,将引起现货市场剧烈波动。故而,指望“吃差价”获利会难以为继,一天一价、一天多价也许就是常态。
所以,如果没有对电力系统及电力现货市场的把控能力,很多售电公司将难以立命于现货市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磁器活。是也!
当然,培育合格的电力现货市场主体,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要义之一,通过市场去芜存菁,更能显现市场的活力,更能体现市场化的程度。
西谚有云,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一扇窗。反而言之,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必定为你关上一扇门。
同样,对发电侧而言,寄望于电力现货市场来破解或根治弃风、弃光的矛盾。理由是风、光电的上网电价高,发电侧愿意卖高避低。
实际上,这样的认识存在偏颇,须知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相关,煤电价低并不意味着利润低,风电、光伏价高也不意味着利润高。而在电力现货市场的大框架下,价格始终是关键因素,风电、光伏进一步控制成本,降低上网电价,才是解决风电、光伏诸多问题的根本途经。
有识之士认为,电力现货市场应该以区域市场为主导。毕竟我国的负荷中心和能源资源中心呈逆向分布,通过电力现货市场来实现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是解决电力发展中种种矛盾和问题的“一剂良方”。比如弃风、弃光问题。
改革并不总是一路欢歌,有时还会有阵痛。只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锁定目标,稳步推进,那么,无论是喜也好,忧也罢,都将是通往电力现货市场成功道路上纷呈的落英。
原标题:独家 | 电力现货喜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