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网综合能源服务战略初步分析
最近国网形成了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整体战略,提出了“做强做优做大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推动公司由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口号,具体的举措是“重点抓住园区、工业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等对象,统筹运用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用能监测、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冷热电三联供、储能等多种技术,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这里先不谈国网做任何业务都追求“强优大”口号,从具体的业务方向上看,呈现出典型三段式的业务推进思路,首先是依托强大的属地化营销力量联系客户,然后是寻找投资机会布局资产端业务,比如节能EMC、三联供、储能、分布式光伏、供热等,最后是形成更具有粘性的长期贴身服务机会,比如智慧用能、持续优化、运行服务等。
从组织体系层面看,国网发挥其擅长的大集群作战和阵地站优势,国网节能公司+省节能公司(改名叫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省地县营销业务体系+省电科院+产业公司+金融公司,阵容豪华且气势庞大。
但是市场现状和市场的演化趋势是怎么样的,国网现有的这套体系性打法是否能完美契合市场未来?这里我们不去妄加评论,不妨看看电信行业的历史和趋势,做一些有趣的类比。
二、电信行业发展的三个波段与运营商定位演化
从整个电信行业来看,个人认为经历了三个波段的发展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运营商其实也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角色转换,甚至至今依然在不断的挣扎和调整。
这三个波段,对应了移动通信技术的三个世代:
1、2G时代,在GSM/CDMA时代,绝大多数的移动带宽都承载着语音业务,内容就是语音电话,数据业务是极少的,比如固定电话拨号上网,到了GPRS时代是用诺基亚的智能小屏幕上个QQ而已。在这个阶段是管道为王的,谁掌握了移动传输网络(或者固定网络),谁就是绝对的王者,如中国电信在固网、中国移动在GSM网络上的强悍,大家也没有严格区分内容和管道,这时候的运营商是内容管道合一的,类似以前电视台的“制播一体”,与铁路系统的“网运合一”。
2、3G时代,到了3G时代开始的时候,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得移动运营商非常犯愁,那时候有个流行词“杀手应用”,就是指能让用户充分消耗移动数据传输率的3G移动应用,在没有“移动互联网”之前,3G技术押宝的最重要的杀手应用——手机看电视,还是电视台的那种电视节目直播,可惜由于糟糕的屏幕和电池表现,这个应用是无疾而终的。真正拯救3G技术的,是手机QQ、微博、开心网(对应国外的MSN、推特和Facebook),还有就是安卓+苹果的智能机真正流行,第三方应用的出现,使得移动互联网大门开启。
这时候的运营商定位,处于非常纠结的调整期,一方面放不下做管道的垄断地位和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又非常眼馋内容服务的新兴机会,比如中国移动,在内容服务方面可谓投资巨大,最典型就是投入巨资打造的“飞信”,打通PC端、移动端和短信,甚至在推广飞信时免除飞信的流量费。但是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虽然和QQ手机端打的难分难解,忽然杀来了微信,把自家的QQ手机版和中移动飞信杀得爹妈都不认识。据说最近中移动还要投入8000万重新捡起飞信,实在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想法。
3G时代在智能机到来后,其业务模式呈现出“内容和管道分离”的趋势,移动运营商虽然不情愿,但是在管道战略上的定位还是清晰的,内容业务虽有战略布局,但始终找不到感觉,毕竟流量费套餐+语音业务也赚了盆满钵满。
3、4G+时代,如果说3G时代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战端,移动运营商还能有所尝试,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大战,集中在了BAT们的身上,微信开放、微博热闹、移动支付与互联网金融、共享单车、O2O、外卖大战、视频直播一切都与4G有关,一切似乎都与移动运营商离得那么远。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移动业务的变迁,语音业务逐步衰落,不管怎么严防死守,光一个微信语音就要了运营商小半条老命,而数据业务呈现出的大流量套餐甚至不限量套餐业务,也使得移动运营商的收益逐步减少,现在中移动虽然在这方面防守严格,但是抵不住双卡手机用户办理另一张联通不限量套餐的热情。
这时候的移动运营商,似乎很不情愿的被市场限制在了管道上,虽然移动对内容的追求依然那么热情,重新捡起飞信,或者半死不活的“咪咕爱看”,却都被BAT在移动互联网的战场上打的落花流水。然后BAT们还反过来混改入股了运营商,虽然是小股东,但是内容颠覆流量的趋势似乎正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