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交易中心

请登录

注册

为什么说我们都理解错了智慧电厂

2017-12-18 22:20:56 大云网
A A
为什么说我们都理解错了智慧电厂

电改进行到第三年,发售双方明显感觉到了市场化的提速。和电改刚刚启动前夕一样,谁先转变观念,谁先拥抱新兴技术和理念,谁才能在这一轮变革的赛跑中抢占先机。

在售电侧,亟待转变的观念是靠价差挣钱;而在发电侧,突破的关口则是电厂的运营方式,首先需要开刀的就是“智能电厂”的概念。 

 

 
 
 
智能≠智慧

追根溯源,“智能(智慧)”这个名词最早源于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IBM是一个非常老牌的政府服务供应商,因此针对国家的职能部门提出了一系列的智慧,从“智慧城市”到随之而来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后来更具体到“智能电网”。

在国内,智能电厂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概念。一方面是技术突破造成的成本降低,有了可能性;第二则是电厂生存的迫切性摆上了台面,此为必要性。

“智能电厂”的提法已经不新鲜了。然而,智能电厂到底长什么样?业界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甚至它的称谓还存在着些许争议,大家对它应该叫“智能电厂”还是“智慧电厂”还争论不休。有人觉得“智慧电厂”比“智能电厂”要更高一个级别,因为人类几千年的进化才沉淀出“智慧”。

然而,它们其实是两个概念。“智能电厂”考虑更多的是工业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而智慧电厂则打破了机器与智慧的边界,把人与机器的因素融合在了一起,更多考虑了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人与人的互相连接。

从智能到智慧的路途很遥远。机器和设备毕竟不是人,就像从来没有人把smart phone称谓“智慧手机”。GE出版的《工业互联网》一书的英文标题就是打破机器与智慧的边界,这似乎意味着这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此外,“智能(智慧)”还是个烧钱的玩意,一般人玩不起,至少5年或者10年前的智慧城市建设等还真有那种嫌疑。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虽然存在那么多智慧的概念,只有最不缺钱的电网能够率先普及“智能电网”。

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带来了巨大的革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正在谋求转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在求生存谋突破的电厂侧表现的尤为明显。

 
 
谁在推智能电厂?

智能电厂在国内开始热门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

从2016年中国自动化协会发电专委会发布《智能电厂建设指导纲要》开始,到后来中电联发布《火力发电厂智能化技术导则》,与此同时,各大发电企业也开始探索和实践智能电厂的建设。

此外,国外巨头在数字化方面的推广也刺激了市场。

GE和西门子等国外厂商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有过很多经验,所以最早的智能电厂还是遵循“洋为中用”的老传统,作为GE和西门子这样的老牌设备制造商,由于新增火电特别是煤电的增长乏力,设备销售的大幅增长不再可行,所以推出了工业数字化服务,积极谋求业务转型;而他们对于自己制造的燃机等设备再也熟悉不过了,设备销售完成随之而来的后服务也是一块肥肉。

因此,GE提出来“数字化双胞胎”概念,并且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全方位采集机器数据,开放工业互联网应用开发,吸纳所有人的力量为机器的优化做出贡献。这里有一个隐含的重点:机器的优化。从“数字化双胞胎”到Predix,以及GE到中国的电厂去推销智能电厂的时候,更多提到的是机器,以及机器产生的数据,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工业数字化。

西门子“数字化双胞胎”(DigitalTwin),包括“产品数字化双胞胎”、“生产工艺流程数字化双胞
胎”和“设备数字化双胞胎”,意在帮助企业在实际投入生产之前即能在虚拟环境中优化、仿真
和测试,在生产过程中也可同步优化整个企业流程,最终实现高效的柔性生产、实现快速创
新上市,锻造企业持久竞争力。 

 

 
电厂的困惑

成也萧何败萧何,早些年的智能电厂建设,与其说是电厂的需求,倒不如说是GE、西门子等设备供应商谋求转型的需求。

谈到智能电厂,大家讨论最多的是现场总线、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这些机器相关的主题。这其实是GE、西门子等老牌设备供应商的优势所在。

笔者在和一个电厂老厂长讨论智能电厂的时候,作为使用方,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电厂日子也不好过了,所以我们也要谋求转型,这个时候,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业务模式创新,只要能带我们突围,我们都会积极考虑。但是这些国网厂商讲来讲去,在我看来,都是一个生产智能化的问题,既没有全面考虑我一个电厂的运营情况,也没有解决我最迫切的实际困难,我现在最困难的就是市场电价下降,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市场化售电新玩法带来的挑战。”

对于几乎所有电力企业来讲,当下最大的时代背景就是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售电市场的放开;对于发电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在大多数放开的省份,市场电价格都低于上网电价,电价降了收入少了,但是如果市场电份额越来越大,到绝大多数发电量都来自于市场的话,交易计划形成调度计划,意味着调度权回归了,同样50亿度电,以什么样的曲线发出来,你就有很大话语权了,这里面的潜力深不可测。

应该说,这个老厂长的看法说出了国内多数火电厂的心声,也是大家面临的一个共同困境。智能电厂的建设也面临了这样的一个瓶颈,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时代的大背景,就会被时代抛弃。 

 
 
 
如何不被时代抛弃

举一个汽车的例子:汽车发动机就如我们的发电机组,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在想方设法提升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从百公里10个油,到9.5、8.5,一直到6个油,甚至更低,几十年来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花费再多,潜力也很有限了,大家都发现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了。

当前燃煤机组挖潜空间面临着同样的尴尬,过去那样一挖就是10克煤的空间再也没有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互联网企业做的事:百度地图、滴滴打车,听起来似乎和汽车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这个主题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百度地图的实时路况带我们避开了拥堵路段,滴滴打车让出租车不再空驶,这些行为带来的燃油节省蔚为可观,更不要说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普及以后那句话:我们需要的不再是汽车而是舒适的出行服务

发电企业同处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往大里说是企业定位的变化:从发电企业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往小里说,我怎么卖出更多的电,这些电怎么卖、怎么发成本最优。这个领域恰恰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最擅长的领域:营销、交易、服务以及资源优化配置,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生搬硬套互联网和大数据到工业领域不成功的原因——工业大数据不等于机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也不等于机器互联网,不是我们无能,是走错路了

最后,还是用老厂长的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智能电厂,也是电厂的新“四化”: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营销客户化、成本数字化。作为工业企业来讲,我们没必要死磕机器与设备;面临电力市场化的大背景,我们更应该仰望星空。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