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

请登录

注册

两化融合提升滨海新区 “智造业”

2014-05-26 21:44:20 中国信息化
A A
近年来,滨海新区被确认为国家两化融合区域试点,滨海新区经信委副主任曹建军介绍,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在工业云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信息技术在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深
近年来,滨海新区被确认为国家“两化融合”区域试点,滨海新区经信委副主任曹建军介绍,“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在“工业云”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信息技术在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新区将通过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示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做大电子商务规模、助推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云”平台发力

  作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天津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被列入2012年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资金支持项目计划,获资金支持1000万元。而由天津滨海新区申报的《天津滨海工业云平台建设》项目也于2013年底通过了工信部批复,成为全国首批16个“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之一,项目由超算天津中心牵头,本市多家公司参与。今后,新区工业企业将能依托这个智能“工业云”服务平台,自主选择软件服务,以及基于互联网和体验中心的运维服务,提升自身创新与设计能力。

  “工业云创新行动”是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据了解,这项工作先在一些试点地方围绕装备制造业开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其他地方和行业扩展。据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副主任罗军对记者介绍,“工业云”服务平台被批复以来,中心依靠SAAS的模式对外提供相关服务,目前最大的客户是北京大学。“对于科研单位和企业来说,单独购买相关商业软件需要花费不少的经费,而我们可以提供企业需要的服务,不需要让他们购买这些昂贵的软件”,罗军表示,“天河一号”目前服务用户已超过300家,涵盖中科院、中石油、南开大学、渣打银行等多个行业,并成为部分领域的核心生产力。

  据曹建军介绍,“工业云”平台将有效提升产业示范基地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企业的研发和运营成本,节省政府行政开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比如利用天津超算中心“工业云”服务平台提供的虚拟机服务,滨海新区经信委实现了部委局政务系统的集中建设,目前第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经历了两年时间已开始投入使用,为滨海新区的信息化建设节省了大量经费,降低了成本。

  随着最近我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现象,目前在天津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一项名为“我国雾霾监测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的项目已悄然启动,该研究致力于实现全国、区域、城市联动的雾霾预报与预警,将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出现强雾霾时的应急监控对策系统,逐步完成雾霾形成原因的分析、预报雾霾的发生,力求三年至五年最终实现用模型精确预报雾霾的发生和形成。

  据介绍,除了“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外,中心经过近几年发展,已经搭建起“天河云计算平台”和“天河大数据平台”,“天河一号”与云计算和大数据相结合,就能在雾霾的预警预报过程中快速收集和存储海量的污染源数,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完成预警预报的复杂计算工作。这种超强的综合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能力,比一般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能力要强大数十倍甚至百倍。

  “两化融合”为制造业升级铺路

  据滨海新区统计数据,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4年来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势头不减,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在世界港口排名列第四位。立足实体经济,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同时按照《滨海新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2014年的预期工作目标,新区生产总值将同比增长17%。这就意味着将超过9300亿元,距离万亿元大关近在咫尺。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迈上4000亿元台阶,成为滨海新区总量最大的产业。2013年11月,“离散制造业智慧工厂(天津)专题座谈会”在滨海新区举行。会上曹建军介绍,未来,滨海新区将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打造仪器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成套装备的竞争优势,培育滨海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鼓励智能制造业发展,新区制定了优惠政策,在土地供给、政策扶持、人才支持、企业服务上给予重点支持,可享受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科技创新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计划方面,天津大港油田和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已经成功申报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其中大港油田开始全面加速数字化油田建设,将信息技术与钻井、开发和集输三方面工作深化融合,促进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探井和重点开发井推行现场随钻数据的实时展示和在线监控,为及时跟踪一线钻井动态、科学指挥现场施工提供现代化手段;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微功耗无线远程传输为手段,积极推进油水井生产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自动监控、液量计算、异常报警、工况诊断和辅助决策,结束了长年靠人工取样、化验、抄录数据生产的历史;油气集输过程中,依托地面优化简化工程,将站库、集输管网和设备设施进行系统整合、优化简化,取消了计量站和配水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油田三级布站模式,实现了各类站库的网络化监测、智能化诊断、自动化控制,以及长输管线的GPS准确定位、可视化泄漏报警、远程化应急处置,促进了老油田的高效、节约、环保开发。

  目前大港油田公司通过扎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地质、钻井及措施设计周期平均缩短2/3,采油班站从282个减少到85个,同时节约用地506亩,消除事故隐患1300多个,油水井动态实时保护水平有效提升,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悄然改变。得益于信息化工作的高效快速推进,大港油田这个东部老油田得以“脱胎换骨”,驶上效益发展“高速路”,迎来储量增长高峰期,油气当量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500万吨以上,油田开发整体步入指标持续改善和产量稳中有升轨道。(姜红德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