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市场

请登录

注册

电力工业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进步——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大地

2018-12-24 14:37:00 国家电网报 作者:倪旻
A A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腾飞的40年。这40年中,电力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大地为我们回顾了40年来,电力工业是如何不断解决问题,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并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腾飞的40年。这40年中,电力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大地为我们回顾了40年来,电力工业是如何不断解决问题,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并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

前20年着力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问题

周大地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来看,前20年主要是集中力量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问题,后20年则是电力工业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快速前进的阶段。在此过程中,电力工业不断解决问题,适应发展要求,从落后追赶,逐步走向全球领先。

缺电是上世纪80年代电力工业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居民用电以低水平照明为主,工业用电的水平也非常低。

随着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逐渐展开,商品经济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打破了原先计划体制全面控制经济运行的局面。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电力需求也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严重的电力供应短缺问题。

周大地回忆,当时我国各地都设有“三电办”,就是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办公室。这个部门的职责以分配电力为主,就是保障缺电情况下电网能够正常运转。不过,当时的保障只能依靠拉闸限电这一手段。

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电力投资不足的问题。当时政府的解题思路是让用电方参加电力建设,出钱买用电权。1987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体制改革原则,推动形成了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的新格局。

“电厂大家办,电网国家管”的模式,解决了当时发电领域投资不足的问题。1985年至1992年,我国发电装机年均增幅约为10%,1992年全国电力装机达1.7亿千瓦,电力供应短缺问题得以有效缓解。

周大地表示,尽管装机规模增速很快,但当时我国电力工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每年新增一千至两千万千瓦装机已十分困难。发电如此,电网更是薄弱。所以大部分电厂都分布在负荷中心附近,远距离输电能力几乎没有。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此后,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我国电力也经历了调整,实现了政企分离。

1996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后,基本承接了原来电力部主管的电力建设生产业务。2002年,国家在发电侧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放开管制,将国家电力公司重新分组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五家大发电集团和四家电力辅业集团。

在此之后,我国通过市场主体多元化,引入竞争等措施,解决了电力投资渠道不足给电力工业发展带来的制约,电力供应能力高速增长。

后20年不断创新满足电力规模高速增长需要

在周大地看来,改革开放后20年,我国电力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一路高速增长。在此过程中,电力供应能力显著提升,电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工业技术水平也持续提升,完成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过程。

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电力装机从1.7亿千瓦增长至3.5亿千瓦。然而仅仅4年之后,我国的电力年装机便突破了1亿千瓦。到2012年,我国的装机容量已经高达11.5亿千瓦,发电量49865亿千瓦时。之后5年,我国每年的电力新增装机均超过1亿千瓦。

装机容量大幅增长的过程,也是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包括电网技术实现升级换代、迈向世界前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单个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从20万千瓦发展到100万千瓦,百万千瓦级别的大型火电基地不断涌现。这对电网的容纳和调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进了高电压等级电网和先进运行技术的发展。三峡工程和西南多个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带来的水电消纳问题,促进了长距离输电技术的发展。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500千伏电网线路逐步普及,特高压技术快速发展。

周大地坦言,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长距离输电技术的发展,能够说明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相比之下,西方电网的发展就受到许多非技术因素制约,难以发展起像中国这样大范围高等级的电网系统。

我国的电网企业承担了从国家利益出发,整体优化电网的责任,并能够主动把国家利益和企业发展协调在一起。我国的电力建设促进了中、东、西部协调发展,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供电全覆盖。两次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实现了供电村村通和农村动力用电的全面普及,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这充分显示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国有电力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担当。

我国的煤电技术已经创造出能效水平的世界纪录。全世界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一半以上都安装在中国;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水电技术;我国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我们拥有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先进核电技术。我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大最强也是技术最先进的电网,电力装备从主要靠进口到现在可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些都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取得的成绩,怎么肯定都不为过。

新时代能源变革呼唤电力工业加快转型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长期累积下来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不断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系统性风险加大,扩张型增长日益受到内外条件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必须从之前的充分保供扩张性发展,尽快转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来,能源消费增速明显趋缓,煤炭和煤电产能过剩,清洁优质能源包括天然气和低碳能源供应能力不足。从2014年左右开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速明显下降。能源革命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比例,加快低碳化进程。电力工业作为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也必须更好地适应能源绿色低碳加快转型的需要,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周大地表示,要进一步大规模发展核电和可再生能源。首先要做到以非化石能源电力满足电力新增容量。在电力总容量过剩的时候,要优先发挥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能力,不断扩大非化石能源的发电比例。

在低碳化进程中,以分散发展为主还是以大电网为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天然不平衡,通过长距离输电来实现区域间互补必不可少。我国终端用能电力占比目前不到25%,高度电气化将大大提高终端用电比例。城市集中地区电力消费的密度和强度还有可能增强,电力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很可能不能满足工业集中负荷。低碳化的过程中,不但分布式能源要充分发展,还要依靠长距离输电来实现全国范围内电力的最优化平衡,这仍然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大事。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电力工业一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技术、体制等变革,持续推进电力工业发展,并且取得了重大成绩。

未来,电力工业进一步实行低碳化,不仅有许多技术性的系统转变,也有运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转变。大量新事物需要去探索研究,改革开放力度还要加大。这要求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持推进电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