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能源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改革、污染防治、生态文明、新能源发展等关键词;提出建设一大批重点能源项目,对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脱贫攻坚、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这呈现出2020年地方能源发展的方向。
一
概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1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召开,拉开了2020年各省级地方两会序幕。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陆续召开省级两会并发布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云南、四川因疫情原因推迟召开。
从已公开的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2020年稳中求进、驱动地方经济发展趋势明显,一大批重大项目将加速推进。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诸多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如高质量发展、创新、转型、改革、生态、民生、脱贫等。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崔晓利)
从经济和产业发展角度看,各地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2020年经济目标增速设定了区间,GDP预期目标来看多数省份较2019年目标下调。如西藏、贵州、江西,西藏9%左右的目标是今年省(区、市)中最高的,低于去年10%左右的目标(去年实际增速8.1%);贵州目标由去年的9%左右下调为8%左右(去年实际增速8.3%),为各省最高;江西目标则由去年的8%~8.5%下调为8%(去年实际增速8%)。增速预期体现出稳中求进的要求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能源领域,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能源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改革、污染防治、生态文明、新能源发展等关键词;提出建设一大批重点能源项目,对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脱贫攻坚、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这呈现出2020年地方能源发展的方向。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如何发挥省(区、市)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抓住发展机遇,也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重点议题,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等词汇多次出现在北京和河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规划中不同区域承载不同的功能,正在优势互补,向着协同共进、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二
地方两会中的能源发展热点
1.稳定经济增长,加强能源基建
稳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地方两会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有质量的“稳”支撑可持续的“进”,稳增长和提质量统筹施策,优供给和扩需求双向发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稳增长、调结构需要重大项目支撑。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惠民建设等领域,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短板强基建;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重大能源设施建设。多地部署油气管道、电源工程、电网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结合不同地域优势,各地有所侧重,如辽宁、吉林、黑龙江提出油气管网项目,重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上有所侧重,陕西、宁夏、青海则在能源化工上提出规划。
能源民生项目建设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有重点体现。地方规划中提出,要加快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抓重大民生类项目造福百姓,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如福建、山西提出,加快改造老旧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河南、山西、重庆、湖南、西藏提出继续推进农网改造升级。
重点摘录如下:
黑龙江:利用俄气资源,建设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相连的省内骨干支线管网,实施“气化龙江”。
吉林:开工白城向阳500千伏电网工程等11个新建电力项目,继续抓好通榆百万千瓦风电等29个新能源项目、开工15个新建项目。利用俄气过境优势,深入实施“气化吉林”工程,谋划建设长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辽宁:抓好辽西北供水二期、徐大堡核电二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辽宁段等重点项目。
河南:建成青电入豫工程和6个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中心。
陕西:扎实抓好能源工业,确保煤炭、原油、天然气稳产增产。加快延长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咸阳国能煤矸石发电、陕北至湖北输电工程及配套电源等项目建设,争取中科煤制油等重大示范转化项目落地。
浙江:加快推进三澳核电一期等重大能源项目。
江西:电力方面,建成分宜电厂扩建项目,续建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丰城电厂三期扩建、瑞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开工信丰电厂新建项目。
湖北:根本解决能源瓶颈制约问题,加速推进金沙江水电和陕北火电送湖北特高压输电工程,争取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实施城市供电能力提升工程。
湖南:加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力度,加快永州电厂、华容电厂、雅中直流工程湖南段、“气化湖南”工程、岳阳LNG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建设。
重庆:继续抓好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强化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广东:推进惠州太平岭核电、陆丰核电、阳西电厂、大埔电厂二期等能源项目,实现天然气主干管网地市全覆盖。
新疆:围绕建设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推进一批重大能源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莎车—和田Ⅱ回、亚中—达坂城Ⅱ回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持续推动准东新能源基地、阜康及哈密抽水蓄能电站、南疆光伏储能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开展准东、哈密煤电油气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示范建设,推动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
2.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0年要继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有10余省(区、市)提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其中,山西、内蒙古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山西、内蒙古、甘肃、海南、江西在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上做出部署。宁夏、江苏提出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
重点摘录如下:
山西: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构建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协调发展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力争达到1300亿千瓦时。
内蒙古:深化电力体制和输配电价格改革,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电价机制。
辽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抓好能源控股、水资源、机场集团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
江西: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全面实行燃煤上网电价“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市场化电力交易规模达500亿千瓦时;扩大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甘肃:推进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继续对大数据、新能源供暖给予电价政策支持,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新疆: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能源、交通、旅游、水利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国有投资集团,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3.持续推进能源清洁化、电力绿色化
生态环境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在地方两会中多有体现。清洁、环保、低碳能源,是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所在。
在已公布的29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福建、安徽提出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广清洁能源。青海提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90%以上。甘肃提出坚持能源清洁化、电力绿色化方向,推进“水火油气风光核”丝绸之路现代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海南提出推动电源供应清洁化低碳化。
清洁能源基建方面,甘肃争取青豫直流工程甘肃新能源配套电源工程年底建成投运,推进酒泉至湖南直流配套风光电项目、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海南提出建成文昌气电,加快建设昌江核电二期、万宁气电、海口气电。青海提出建成“青电入豫”工程和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西藏提出启动澜沧江上游千万千瓦级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重点摘录如下:
内蒙古:从严控制草原核心区新建风电、光伏和矿山项目,支持在荒漠地区、采煤沉陷区、矿区排土场建设光伏电站和风电基地。
甘肃:坚持能源清洁化、电力绿色化方向,推进“水火油气风光核”丝绸之路现代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平凉煤电化冶“双千亿”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建设玉门石油储备库。加大电力外送与消纳,争取青豫直流工程甘肃新能源配套电源工程年底建成投运,推进酒泉至湖南直流配套风光电项目、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
海南:推动电源供应清洁化低碳化,建成文昌气电,加快建设昌江核电二期、万宁气电、海口气电。
贵州: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铁腕治污;加快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90%以上。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成“青电入豫”工程和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向山东、江苏输送新能源电量,推动新通道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和三江源地区煤炭减量化工程,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比重,持续打造“绿电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