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能源工业成绩亮眼,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三年来结出累累硕果——2018年11月底、2019年11月底贵州电厂存煤分别达到795万吨、810万吨,解决了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2019年全省发电量达到2257亿千瓦时,比2017年增加245亿千瓦时;2017至2019年,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1398亿千瓦时,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41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9年的509亿千瓦时,累计为下游企业降低用电成本96亿元。
能源工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过去,省内“煤、火、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发展共同体和利益攸关方,处于相互竞争、利益博弈的状态,三方互济共赢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2017年,贵州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煤炭、水电、火电利益共同体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为能源工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三年来,以“全省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共同化”为基点,运之顺畅、行之有效,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推动煤炭、水电、火电均衡可持续发展、利益紧密联结,初步形成电量供应充足、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能源工业在全省大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得到巩固提升。
打通产业链 煤火水利益紧密联结
2017年,因刚性缺煤问题,导致纳雍电厂二厂机组停运,“二厂机组虽停运,但其他费用仍在产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纳雍电厂政工部主任越祖兴说。
2019年1月,纳雍电厂与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公司创新运行“来料加工”煤电联营新模式,煤矿负责保证供煤数量和质量,电厂负责确保将电煤全部转为发电量,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这种利益捆绑模式使众一金彩黔公司获得了稳定的长期煤炭订单,纳雍电厂多年缺煤的紧张局面也得到缓解。
纳雍电厂一角(纳雍电厂供图)
纳雍电厂2019年完成发电量7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6亿千瓦时;2020年1至9月完成发电量45.5亿千瓦时,截至9月末,存煤量77万吨,达到了近几年最高水平,为今冬明春保电打好了基础。
这是能源工业新机制运行成效的鲜活一例。贵州是南方唯一具有煤、火、水组合优势的省份,打好煤、火、水“组合牌”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能源工业新机制着力实施包括煤炭火电水电利益联结机制、政府调控机制、预测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完善水火发电权交易、电煤中长期合同、基础存煤+季节存煤+应急存煤电煤储备、电力市场化交易等系列制度,打通煤-电-用产业链,构建起煤炭、火电、水电利益紧密联结新机制。
全面落实、完善、优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破解了能源运行大起大落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难题顽症,通过推动煤炭、电力协调发展,煤电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加快提高煤电联营合作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电权交易 促进水火电协调发展
“过去贵州发耳电厂每年电煤供应缺口在200万吨以上,在贵州提出开展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后,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龙爽说。
2019年,贵州发耳电厂全年实现进煤650.6万吨,向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售发电权,交易量达68万余元。
贵州发耳电厂一角(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作为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之一,开展水火发电权交易即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作为水电发电基数,超基数部分作为水火发电权交易电量。在天然来水较好时,水电通过向火电购买发电权,弥补火电权益损失,火电企业利用发电权收益,促进火电提高购煤能力,增加电煤储备,实现水火互济,支持煤炭企业生产。
“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在于形成了水电支持火电,火电通过汛期增加电煤储备支持煤炭生产的水电、火电、煤炭的良性联结。”贵州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火电企业利用交易收益“淡储旺用”在汛期增加季节性电煤储备,2018年11月底、2019年11月底电厂存煤达到795万吨、810万吨,解决了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统调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从2016年的3764小时提高到2019年的4328小时,有效提升煤电机组发展效益。
除常规交易,配合云电送广东的云贵水火置换也正在逐渐走向常态化。目前已建成云贵水火发电权置换交易省间沟通协商机制,明确交易方式、交易规模、交易价格等事宜,形成《云贵水火置换交易工作指引》,为云贵水火互济、余缺调剂建立了长效机制。
下一步,贵州省能源局将通过增加汛期停机补偿交易、与黔电送粤电量、交易增发电量等进行置换的实际权益的交易,进一步增强水火发电权在水火互济方面的作用。
市场化交易 促进红利向下游企业释放
“通过售电公司代理,按每月电量650万千瓦时计算,电费支出在300万元左右,通过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10千伏专场交易,每月节约用电支出10万元左右,企业增产以后每月节约20万元成本,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贵州省华兴瓷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勇说。
2020年7月16日,贵州省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市场化交易对接会举行。活动促成3个项目签约,签约电量达168.3亿千瓦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兰松 摄)
为推进贵州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贵州电网公司于2015年2月牵头组织成立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持续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每年结合经济运行特点制定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组织发供售用各方进行年度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水火发电权交易有效发挥水电的电价优势,电煤合同制度稳定电煤价格,为电力直接交易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7年以来,针对电煤价格上涨,发电企业让价空间收窄影响市场化交易的情况,建立与电煤价格、重点产品价格关联的电力交易价格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赢格局;构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3+1’全流程偏差电量处理机制,有效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建立了省内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实现水火互济。”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2017至2019年,贵州市场化交易电量1398亿千瓦时,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41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9年的509亿千瓦时,累计为下游企业降低用电成本96亿元,每年稳定大工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刺激新增大工业用电量30亿千瓦时。
同时,电力市场的稳步发展,带动清洁高效电源项目建设。2019年,贵州光伏项目竞争获得项目数量、装机规模、建成规模3个“全国第一”,全省电力装机容量6647万千瓦,比2017年增加804万千瓦。2019年,全省发电量达到2257亿千瓦时,比2017年增加245亿千瓦时,排全国第15位,彻底改变了冬季用电高峰时段有序用电的状况。2019年,“西电东送”电量4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首次超额完成“黔电送粤”年度计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李兰松
编辑 韦一茜
编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