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提速降费举措连连,却没有赢得更多口碑。先是流量月底清零,随后又被指责偷流量,风波不断。运营商百般辩解、诉苦,形同受尽委屈的小媳妇一般,却没能从根本上扭转他们在老百姓心中钻营取巧的“骗子”形象。
三大运营商屡屡被黑的根源在于老百姓对他们的不信任。在全民社交互动的新时代,运营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思维遭遇新挑战。营销专家唐·佩珀斯在《共享经济》一书中指出:信任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竞争力。过去,“可以信任”就足够了。今天,只有做到“值得依赖”才行。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与客户建立更高级的可信度——必信力。在世界高度透明和互通的趋势下,运营商必须摒弃过去利用信息不对称“钻空子”的陋习,遵照新的诚信原则,才能重新获得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国内运营商在自己推动和支撑的汹涌互联网浪潮下,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运营商的业务本来非常简单,就是为用户提供通信和互联网的基础支持。计费方式基本上是通话时长和上网流量,还有影响用户体验的带宽、覆盖度等次要指标。随着整个社会日益进入随时随地在线的状态,时长和流量的计费模式也显得越发复杂。因为计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主导权又都在运营商手中,完全是单向度透明,模式本身就难以有效建立用户信任,更不用说必信力。
纵观这些年围绕运营商的争议事件,基本上都是因此而起。每次事件形成的“内伤”日积月累,不断动摇和降低着整个社会对运营商的信任和信赖。这方面,固话宽带转型比较成功,基本上不再使用时长与流量,而是简化到包月和带宽。极大地消除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怀疑和纠纷。
反观移动通信,这些年运营商为了应对竞争,让营销更有针对性,推出的套餐越来越复杂,里面暗藏各种机巧和名堂。有的的确为用户带来了实惠,有的却有不少陷阱。流量清零就是因为套餐复杂而造成的问题,用户也不仅是为了省钱,更主要是反抗“吃亏感”。所以,核心不在于流量本身,而在于运营商的计费模式和服务方式。这方面的转型和创新迫在眉睫。
运营商也已经习惯在用户信任缺失下发展。但全民在线时代的到来令信任缺失所造成的企业代价越来越大。很多企业过去习惯利用消费者弱势和信息不对称来建立盈利模式的伎俩正越来越走向反面。运营商频频被网民抨击不过是这种趋势的表现而已。在这方面,秉承“用户思维”,通过用户频繁互动建立用户信任和依赖的互联网公司,显然是运营商的好老师。
平心而论,我们的通信基础设施的确在不断改进。但是,目前的成绩距离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战略的需要和消费者的期望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只有真正站在用户利益的角度着想,不断增强透明度,不断简化定价模式,创新真正具有亲和力的服务方式,甚至牺牲短期利益,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塑造全民性的“企业必信力”。
本文来源于:博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