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权威发布,2024年12月,绿色证书单月交易量历史性突破一亿大关,具体达1.14亿个,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绿色证书市场的蓬勃兴起。当月,伴随绿色电力交易的绿色证书数量亦达到2155万个。回顾整个2024年,全国绿色证书交易总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总计达到了4.46亿个,其中伴随绿色电力交易的绿色证书数量为1.69亿个。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色证书数量已经累积到了5.53亿个,其中伴随绿色电力交易的绿色证书数量为2.38亿个。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绿色电力交易的证书占比高达43.04%,这一数据深刻揭示了绿色证书与绿色电力交易之间的密切关联。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之视角”)
在2024年12月,国家能源局颁发了高达1.99亿个绿色证书,这一数字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了惊人的2.12倍。这些证书覆盖了多达5.8万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29%。其中,可交易的绿色证书数量达到了1.46亿个,占到了总量的73.29%。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4年11月份,各类可再生能源对应的绿色证书数量达到了12.05亿个,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对应的绿色证书数量为1.59亿个,占当月总量的13.20%。这一数据进一步凸显了绿色证书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数据揭示出,绿色证书的核发工作已迈入一个以当期可再生能源电量为主导的全新纪元,不仅彰显了绿色能源的蓬勃发展趋势,也凸显了绿色证书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繁荣中的关键作用。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累计核发绿证47.34亿份,其中可交易的绿证数量达到31.58亿份。截至2024年12月,全国累计核发的绿色证书数量已经达到了49.55亿个,其中可交易的绿色证书数量为33.79亿个。这一系列数字标志着自2022年6月以来,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历史电量的绿色证书核发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也标志着绿色证书制度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表一 核发绿证和交易绿证的数据对比
在看到好的一面的时候,也要看到隐忧。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7.56亿个,其中累计交易绿证达到4.39亿个,表明尽管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交易中的累计交易占比已达到约9.23%,但仍有超过90%的可再生能源尚未充分利用市场化交易机制。例如,根据参考资料2,截至202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3.2%,总发电量占比上升至6.0%,这无不昭示着,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交易中的巨大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与释放。那么,对于这些尚未实现交易的可再生能源来说,如何才能让它们的绿色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呢?
数据的背后,还有哪些疑问呢?
一、 数据合理性分析
年底交易量激增:2024年12月绿证单月交易量(1.14亿)占全年总量(4.46亿)的25.56%,是否存在政策窗口期(如年底考核)或市场预期变化(如企业集中完成减排目标)导致交易量集中释放?
二、绿证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关联性
43.04%的伴随交易占比:近半数绿证与电力交易绑定,然而,仍有57%的绿证在市场中孤军奋战,独立流通。这种模式是否反映了绿证市场的双重属性(环境权益与电力交易)?如何平衡两者的协同发展?
独立绿证市场的流动性:未伴随电力交易的绿证是否面临流动性不足或价格波动风险?是否需要引入更多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提升市场活跃度?
三、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的短板
尽管绿证交易量显著增长,但根据最新数据,可再生能源市场仍有85.85%的潜力未被开发。例如,2024年前10个月,美国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总供应的24.2%,而中国在2024年11月绿证交易量为5426万个,显示出市场对绿证的需求正在升温。这可能与缺乏强制配额、价格机制不合理或市场主体参与意愿不足有关。
生物质发电面临严峻挑战:其装机容量占比仅为3.2%,发电量占比也仅为6.0%。这一困境是否源于原料供应的不稳定性、技术成本的高昂,或是政策扶持力度的欠缺?而绿证机制,又能否成为激励其突破瓶颈、蓬勃发展的关键钥匙?
四、 政策与机制优化方向
绿证核发与追溯机制: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绿证核发将基于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确保了绿证核发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绿证核发将完全基于当期发电量?同时,规则中如何确保避免历史项目的重复计算或权益冲突?
五、市场透明度与公众参与
数据公开与可追溯性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绿证交易的相关数据,如价格、买卖方信息等,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公开与透明?而我们又该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市场的透明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踊跃参与?
消费者认知与需求:普通用户对绿证的认知度较低,如何通过宣传或激励机制(如碳积分兑换)提升公众购买意愿?
六、长期趋势与挑战
绿证与碳市场的联动:未来绿证是否可能纳入全国碳市场,形成协同减排机制?如何避免双重计算或政策重叠?
绿证市场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决心,但数据背后暴露的结构性矛盾(如交易集中化、区域失衡、政策工具单一)仍需深入探讨。未来需通过政策精准发力、市场机制创新和技术赋能,推动绿证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真正成为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