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人。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
风靡全球的美剧《新闻编辑室》里,主人公这句平淡有力的话曾打动了无数新闻从业者的心灵。
大洋彼岸的时空下,这一幕曾真实发生。
又到了《腾讯FM》的放送时间。我们继续“名品堂”系列,今天邀请到的是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同学,和我们分享“笔尖上的江湖”。
两个消息源的交叉验证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
2015年3月18日21点54分,一个“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的截屏”在网络迅速传播。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这条信息被国内绝大多数门户网站奉为头条。一时间,互联网上满眼“哀悼”、“祈祷”、“追忆”。
而在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大后方,气氛异常焦灼。
发还是不发?这个选择盘旋在腾讯新闻客户端值班组团队每个人的心上。由于李光耀的国际影响力,当时包括Martin(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内的公司领导都来询问为何独独我们没有动静?
“发很容易,‘忍而不发’其实更难。”面对重重压力,值班组同事坚持说“不”。因为在腾讯新闻客户端的“17条军规”中,他们坚持一条新闻必须获得两个以上不同消息源的交叉验证,而这条“消息”却显得疑点重重。
事实证明,在这一“媒体乌龙日”里,腾讯新闻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没有推送相关假新闻的门户网站。
为了保证第一时间推送新闻,新闻监测团队在24小时×7天×365天不间断监测着数千个消息源,“地震”、“楼市”、“房市”,关系你我的重大事件能在新闻源头闪现后的30秒到90秒内到达用户手机。
在2015年的推送新闻里,腾讯新闻有60%至70%的推送量快于所有其它资讯产品。
锱铢必较、字字斟酌,这是新闻客户端内容运营团队每个人的基本功。他们练就了1分钟内读完5000字,提炼出55字消息的本领。

(图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运营团队)
为测产品,他钻进公交车
办公桌上,一排大大小小的手机一字排开,从时兴的苹果、三星、华为,到中老年人喜爱的诺基亚、飞利浦、摩托罗拉……
公交车里,一位带着眼镜、背着双肩包的呆萌小哥老爱朝人多的地方凑,眼睛还死死盯住自个儿的手机屏幕……
别误会,他既不是盘踞中关村的数码产品批发商,也不是有着特殊癖好的XX狂。
这些奇葩举动都是新闻客户端产品同事所做的一个个产品测试。为了测试每一次版本迭代在手机上是否试用,他们找寻市面上所有的手机机型,确保用户能顺利打开每条新闻;为了了解读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阅读体验,他们多次挤进拥挤的公交车里,测试晃动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字体最适合阅读。
自2012年上线第一个iOS版本后,这个“奇葩”的新闻客户端保持着平均25天一次的迭代速度,远远超过对手;从技术开发、渠道拓展、到内容运营,他们用4年时间让竞争对手“只争第二、不争第一”。腾讯新闻客户端目前的日活跃用户量已超过行业第二名的两倍,是迄今唯一一款登顶苹果商店总榜榜首的资讯类应用。

(图为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渠道拓展团队)
黑科技武装,让新闻“千人千面”
“X年X月X日,本报讯……”新闻只能这么看,这么写吗?
今年的两会报道中,精彩的新闻发布会都可以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获得直播,观众的视觉角度甚至比现场的代表委员们还要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重大宏观经济指标发布后不到1分钟里,新闻客户端上写稿机器人已经“执笔”完成稿件。
不只如此,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正在武装腾讯新闻客户端。“千人千面”正是腾讯新闻客户端正在发展的方向,将来的某一天,当你使用打车软件去医院的路上,或许就能收到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医疗新闻哦~

(图为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技术开发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