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做为发电企业的一名营销人员,自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行以来,在工作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因此而困扰。这些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许多问题还会涉及电力市场理论、政策以及规则等方面,往往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虽然有的问题有时候也会豁然开朗。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规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有些理论为什么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结症在哪儿?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途径?
《电力市场之现实思考》系列就是汇集了对这些问题的感受与看法、心得与辨析。
作者力争近期推出的系列包括:
《电力交易不交集之惑》
《烦人的偏差电量》
《剔除容量之差别》
《电力市场的逻辑:由一锤子买卖引起的思考》
《嘿我是直购电》
《初探电力现货市场--揭开你的神秘面纱》
《市场力的现实表现》
敬请期待!!!
电力市场的逻辑:
由一锤子买卖引起的思考
透过表象你想到了什么
【现象1】2014年,某省开展大用户增量直购电交易。周期为年度即一年一次,直购电规模为用户新增电量约40亿千瓦时,剔除小时人为设定7000小时。其中,某电厂与某用户签订约8亿千瓦时增量直购电交易,结果此用户年内未投运。某电厂同行自虐道“粮食没打着还丢了口袋里的”。
【现象2】2015年,某省开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周期为年度即一年一次,火电无基数全电量参与大用户直购电、无限价规定。结果某电厂未能够中标,自然全年“无电(省内)可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现象3】2016年某月,某省月度集中竞价交易,某售电公司中标电量为“0”。不用说,当月一定是赔了。虽说“赢得起输得起”,但赢和输的滋味毕竟不一样。
对上述现象,有业内人士称之为“一锤子”买卖,玩的是心跳,赌的还有几份运气。当然,客官会说,这是他们的决策失误或疏忽,或是未能对用户进行实地考察,或是不能直面残酷的竞争现实,或是过于自信加上一点点贪心。作为一名发电企业的营销人员,我本可以为上述几个同行辩护几句,但想一想,也没有必要啥。
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反思吗?
市场不相信“眼泪”!那么我们就着重探讨探讨一下市场的逻辑吧。
现货市场
大妈在菜市场以1元/斤的价格购买一斤萝卜,钱货两清,交易完成。
这就是现货市场、现货合同。现货即市面上已经有的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然而,价格变化快是现货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所有商品如果只有现货市场,那么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如何规避?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远期市场和远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