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央企业合作恳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各能源央企以豪华阵容亮相,国家电网、大唐集团、神华集团等6家央企代表先后做表态发言。在现场签约的88项总计4020亿元的重大项目中,能源央企集体发力,一举签下合计998亿元的13个能源大单。
当日,恳谈会现场,群贤毕至。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出席大会。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华电集团董事长赵建国、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平、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孟振平、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毕亚雄、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中国电建集团总经理孙洪水、中国能建集团董事长汪建平,以及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央企的数十位能源行业领军人物,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主席布小林畅谈协作愿景,共谋发展大计。
“草原美,能源强”是内蒙古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张名片。内蒙古作为能源领域的“兵家必争之地”,是祖国正北方央企投资的“聚宝盆”和发展的“根据地”。
龙腾草原,北疆一柱擎天宇
“十二五”末,以电力为主体的能源行业占内蒙古工业的比重达43.8%,发电装机、风电装机和西电东送电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在区内、国内的地位可概括为“一半三冠”。电力已然成为北疆亮丽风景线上最璀璨的一环。
从1903年草原有电算起,内蒙古电力基地苏醒较晚,发展缓慢。2002年8月,发电装机始破1000万千瓦。2003年初,电力体制改革打开了蒙电狂飙突进的闸门。
内蒙古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政策、环境等立体优势,立足全国发展大局,明确发展路径,不断凝聚起改革创新的合力,超前进行开放式的电力布局。能源央企挥师草原,“播火、追风、逐日、织网”,呈现出全国、全民共建“国家电源”的繁荣局面。2016年底,全区发电装机达1.103亿千瓦,东送电量达1357亿千瓦时,以装机“六连冠”和东送“十二连冠”领跑全国。
可以说,内蒙古电力基地体量之大,实乃以央企为主的企业装机之和。截至2016年底,全区增量重组和新建厅局级建制发电(能源)公司超过10家,规模以上发电单位649家,其中有央企血统(股份)的超过70%。正是有了央企的强势加盟,内蒙古电力如同一条绿色能源巨龙迅猛腾飞,支援三北,辐射全国,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与供应的“N极”。
鱼水交融,共绘能源风景线
李纪恒坦言,在内蒙古走过的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与央企的合作如茫茫草原与潺潺流水,始终相生相长、相伴相依,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的“鱼水”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内蒙古成就了央企做大做强的愿景,央企缔造了内蒙古电力能源基地的繁荣。一方面内蒙古综合立体的能源资源优势,给了央企施展的空间和创业的沃土;另一方面央企的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等原动力,推动了国家级能源基地的崛起和壮大。“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发电侧保持着年均“千万千瓦级”的装机增量。截至2016年底,全区新能源并网发电装机达3446万千瓦,央企依然是主力军。
电力体制改革后,华电集团在2003年成为首家入驻内蒙古的能源央企。此后,能源央企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迅速发展壮大,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唐集团在内蒙古能源等领域累计投资1400多亿元,是投资办电的央企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托克托电厂史上最好年份利润达28亿元。内蒙古是神华集团事业发展的主场,产业规模最大、企业最多、分布最广,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员工超过10万,“十二五”投资达850亿元,纳税1185亿元。以央企集聚的鄂尔多斯煤电基地为例,今年2月份全市装机容量达到2120万千瓦,成为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装机容量最大的一个。
资料显示,内蒙古是世界单体最大的省级能源基地,发电装机总量及风电装机容量可分别轻松排进全球(国家级)前10位,可谓中国能源产业最具吸引力的磁场和企业最滋润的“渔场”。在这里造就了全球最大的“风火双冠”──大唐内蒙古托克托火电厂装机672万千瓦、大唐内蒙古塞罕坝风电场装机106万千瓦,可谓草原胜景,堪称合作丰碑。
内蒙古能源版图中“红旗”所在之处,其实就是能源央企的布局图。陈进行引用了一名句蒙古族谚语,道出了央企与内蒙古合作共赢的真谛──松柏纵然长得好,离开土地也只能当柴烧。
光照百年,快马加鞭未下鞍
内蒙古自治区十次党代会提出“六大基地”“七网”“七业”等发展目标,拓展了与央企更深层次、更高层级、更宽领域的合作空间。其中能源基地、能源网、新能源等如同一群一往无前的“蒙古马”,拉动富集的风、光、煤等资源增值“变电”,在“强区报国”的路上疾如闪电、靓似彩虹。
电力是内蒙古最具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地方发展的“动力总成”惠及百业,尤其是蒙西地区的“电价洼地”和活跃的电力市场多边交易,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十分可观。以内蒙古厂网分开的2004年为界,当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为530亿千瓦时,2016年增至2605亿千瓦时,增长4.9倍;相应的全区生产总值由2700亿元递增到1.86万亿元,增长了6.9倍。电力耀眼的光环映照出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崭新的内蒙古。
内蒙古电力具有显著的外向性特征,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电量输往华北、东北等区外市场。内蒙古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创者之一,迄今已走过30个年头,累计外送电量1.3万亿千瓦时,超过了北京市同期的用电总量。握紧打好蒙电外送这张深度融入全国经济大局的“王牌”,是加速内蒙古从资源大区迈向经济强区进程的必由之路。
目前,内蒙古装机容量达1.1亿千瓦,占全国装机总量的6.7%,受市场制约仍有近半的产能亟待释放。舒印彪指出,国网高度重视内蒙古能源外送和蒙东电网建设,“十一五”以来累计投资1182亿元。“十三五”期间,将在目前在建三交三直特高压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新增外送能力近4000万千瓦。
此次恳谈会让内蒙古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上了个台阶、多了重“保险”。自治区将围绕“基地—通道—市场”3个环节,做好“抓两头,促中间”工作,大力推动电力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央企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同时积极推进跨省区长距离输电的“蒙电送X”工程,力争做到西电东送与北电南供并举,从而实现“风火打捆,辐射全国”的绿色能源共享。
据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统计,在2017年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能源行业投资占比为39%。内蒙古“十三五”规划显示,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战略目标,全区新能源装机到2020年将达到8000万千瓦。内蒙古电力“照耀草原”的任更重,“光耀神州”的路正长。
对于托举“中国梦”,内蒙古充满期待。
原标题:能源央企与内蒙古携手打造中国能源“N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