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售电观察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随着首轮输配电价改革的全面完成,以及价格改革在能源、医疗、农业方面取得的进展,我国价格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97%,未来价格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关专家表示,电力等能源行业仍是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
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日前表示,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已经全面完成,对电网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成本监审,剔除不应进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和支出。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不相关或不合理的成本比例在14.5%,金额达到1180亿元。不仅是电力领域,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多个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改革,能源、医疗、农业等都是改革的重点。
张满英介绍,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电力行业价格改革,包括将继续推进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工作,以及研究制定电网和新增的配电网的价格形成机制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日前公布了10项未来重点研究课题,都是围绕电力行业价格改革和价格监管和预测展开。包括,对完善两部制电价的政策研究、电力市场建设中的价格监管规则研究,以及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价格事中事后监管研究等。
张满英说,价格改革下一步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在电力领域,将开展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工作;研究制定电网和新增配电网的价格形成机制等。而类似的改革在英美,都是经过二三十年的两三个监管周期后,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管办法。
未来将要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输配电价改革,提出完善我国两部制电价的中长期思路。
除此之外,在电力市场的价格监管规则建立方面,将提出国家、省两级现货市场建设方案,以及我国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的路线图、重点规则和政策措施,提出改革过渡阶段电力双边交易如何逐步过渡到现货市场的可行方案。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表示,加快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后,当前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政府定价范围已基本集中在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重要的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三个领域。
对于不足3%的政府管理价格,发改委将着力精细化、常态化、机制化,加快形成科学、规范、透明的政府定价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让政府定价权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对超过97%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将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依法强化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持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