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今天,“未来的城市低碳交通国际论坛——第二届C40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武汉)”在武汉会议中心开幕。
此次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主办,来自美国洛杉矶、法国巴黎、瑞典斯德哥尔摩等12国14城市的政府官员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未来城市发展中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装备、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能力相关问题,为将武汉打造成低碳智慧交通样板的未来城市建言建策。
武汉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自2014年加入C40以来,先后加入了C40的可持续发展、能效、测量与规划、交通管理专题网络,与对应网络的C40城市进行了面对面的经验交流,获益良多,因此,武汉意向加入C40气候风险评估专题网络,成为首个加入该网络的中国城市。希望通过C40获得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经验和最佳案例,分享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经验及研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城市将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以上
武汉市市长万勇、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全球区域总监汉森西蒙先生分别发表了致辞。万勇表示,通过推进产业低碳、能源低碳、生活低碳、生态降碳,武汉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城市建设中,我市围绕“减缓为主,适应并重;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四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武汉建设。
汉森西蒙先生在致辞中指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会上升到三分之二,城市将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以上。城市作为人类经济社会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对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意义重大。交通是决定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最快的行业,交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27%,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是城市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伦敦交通局运输策略和规划部、洛杉矶市长办公室等国内外的交通专家进行演讲。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张昕研究员介绍了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相关要求及最新政策,并分享了国内城市低碳发展的特色经验,为武汉市打造低碳武汉,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国家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黄全胜所长介绍了中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现状以及中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提出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突出政府主导、法规约束、示范引领、制度创新,按照“建管养运”全寿命周期理论对基础设施规划、选线、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养护进行节能减排优化与评估。
伦敦交通局运输策略和规划部主任本·普洛登介绍了伦敦市发展低碳交通的政策和实践。其特色是将碳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市民身体健康相协同,提出围绕健康城市目标,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提出到2050年实现交通零排放目标。
洛杉矶市长办公室交通事务主任丹尼尔罗德曼作了题为“面对挑战—洛杉矶低碳交通变革”的演讲,介绍了洛杉矶交通发展的历史、面临的困难和低碳交通的未来,该市将实施洛杉矶地区交通提升计划,拟开征0.5%销售税,到2057年将为洛杉矶交通带来估计1200亿美元的税收。通过筹集销售税,洛杉矶将能够将不完整的交通网络填补完整,并建立使市民不需要汽车就可以在所有洛杉矶地区出行的全面系统。
武汉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试水国际合作模式
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孙小丽主任分别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挥绿色交通引领作用”、“坚持规划顶层设计,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全面践行绿色交通,提升城市出行品质”三个方面为参会代表介绍了武汉市建设低碳交通城市中的亮点及经验。
城市是各种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消耗了60%-80%的全球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地,城市在面临气候变化时具有脆弱性,应推动城市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都积极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节能减排、控制进而降低碳排放量,适应气候变化则应该从城市规划和生活方式入手,倡导紧凑型、高密度和文化多样化、公共空间丰富和人本尺度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
武汉市是荣获国家低碳城市和气候适应双试点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市在气候减缓方面,已出台《武汉市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即将发布《武汉市碳排放峰值达峰行动计划》,多项政策和措施的推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了解,就气候适应性而言,中国城市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可供借鉴参考的经验和案例有限。而全球其他区域的城市在这方面有一些领先的经验,C40城市中,75%的城市对气候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城市互相影响带来的变革比城市单独采取行动更快而且成本更低。武汉市期望与其他气候适应型城市一起,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分享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实施策略,开拓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国际合作新模式,为武汉市相关工作服务。
在开幕式上,武汉市与C40在开幕式上签订了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C40将支持武汉市国家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工作,在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基础信息收集,开展关键部门和领域气候变化风险分析等方面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论坛举办期间,C40城市代表还实地考察了我市轨道交通网络服务中心、武汉市智慧交通管控中心。
武汉有了自愿碳交易专家委员会
为引导推动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武汉市碳减排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自愿碳交易专家委员会;碳宝包与摩拜单车、武汉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三方共同发布了我市2017年共享单车碳减排报告,向与会代表及嘉宾展示了低碳城市试点武汉今年在低碳出行方面取得的成绩。
昨天的开幕式上,由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武汉碳减排协会发起成立的自愿碳交易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共同为自愿碳交易专家委员会揭牌。
据了解,自愿碳交易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将致力于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自愿碳交易及低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从需求侧推动自愿碳交易市场发展,启发广大公众节能低碳意识,鼓励全社会自觉参与碳中和,提高交易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并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张希良、国家发改委CDM项目审核理事会专家唐人虎等一批专家、学者受邀担任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
武汉发布首部低碳白皮书
昨天,武汉碳宝包与摩拜单车、武汉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三方共同发布2017共享单车碳减排报告,向与会代表及嘉宾展示了低碳城市试点武汉今年在低碳出行方面取得的成绩。
碳宝包创始人曹原介绍,“轨道交通+共享单车”的出行组合方式已成为武汉市民的日常选择,工作日早晚高峰租车人数多达10万余次,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接驳比例超过10%,通过骑行直接替代和间接拉动地铁出行,半年交通领域碳排放300余万公斤,平均单次骑行减碳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