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10月31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不断下降,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核电在建规模为全球首位。中国有望超额完成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且为实现2030年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严禁新增煤炭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十三五’以来,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预计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6%。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约28.4亿吨,同比下降了2.4%,水电、核电、风电三类电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1.1%%。”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今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下降了4%左右。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发布会上表示,最近这十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确实也是做到了气候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了双赢,“这些行动应该说是走了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经济在平稳、健康地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一直在实施”。
11月6日至1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将在德国波恩举行。大会将就《巴黎协定》的实施展开进一步谈判,旨在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提出规划安排。中国政府将派出由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参会。解振华说:“我们将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中国方案。现在谈判当中有很多分歧,在处理这些分歧过程中,中国提出“搭桥方案”,是希望各种比较对立的立场能够相向而行,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国提出“搭桥方案”,也是为了促成尽快达成实施细则。”
解振华说,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越来越紧迫,需要各个国家切实采取行动,尽快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一致,并用以指导各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