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18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实施方案几经周折,终于于2017年12月19号正式印发,大云网电力交易分析师结合贵州电力交易市场的情况及对方案内容对比分析后,对各方市场主体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
1、 对用电企业,放宽了双边协商交易的准入门槛,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长协
2018年年度双边协商较2017年减少了主体限制。2017年要求上一年度实际用电量必须达到1亿千瓦时及以上、或年度合同签约电量达到1亿千万时及以上,才可以和电厂直接进行年度长协交易。本次工作方案无此项要求。2018年年用电量800万千瓦时以上大用户(另含一般工商业用户)可以和电厂直接长协,很多小用户(年用电量30(含)-800万千瓦时以下的大工业用户和一般工商业用户,试点工业园区内年用电量30万千瓦时以下的一般工商业用户)虽然不能进行直接长协,但大云网电力交易分析师认为,这部分用户也可以通过售电公司打捆开展双边协商购电。
2、 建立交易备案制度,有利于用电企业快速委托售电公司购电,促进售电公司代购电服务的迅速有效开展
方案指出,对符合准入条件但未选择参与直接交易的电力用户,可向售电企业(包括保底供电企业)购电;电力用户向售电企业购电前在交易中心备案,也可委托售电企业办理备案。这项措施,保障了客户在未注册的情况下,能快速取得市场主体交易资格,同时更有利于售电公司对符合准入条件用电客户的挖掘和快速服务受理。
3、 偏差消减办法多样化,尤其新增电量互保交易,电厂用户都受益
偏差不管对用电企业还是发电企业都是头疼的问题。比如对大多数用电企业,因为受市场供需、政策变化等影响,要做到准确预测全年生产用电很难,再分解到月份更是难上加难。但偏差超过5%的限定范围就将被考核,直接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本次方案在偏差方面,可谓“急用户所急”。除了每月15日前交易主体可以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系统中的合同变更模块,向交易中心提出合同转让交易申请进行调整,还可以于2018年9月申请调整合同总量和交易电价。更重要的,新增了电量互保交易,对产生正负偏差的电厂之间、电力用户之间可以形成“互帮互助”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进一步最大限度的实现偏差的市场化消减,也为电力合理化生产和调度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4、 对电厂和售电公司交易电量规模进行限制,防止独大形成市场垄断,营造良好市场竞争氛围
为保证市场交易有效竞争,方案对单个发电企业申报售电规模进行最大电量限制;对同一投资主体(含关联企业)所属的售电企业申报实行最大电量限制。具体内容如下:
对电厂:即根据大工业用户(售电企业)申报的交易意向总电量×竞争系数K(交易开始前,由省经信委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并动态调整),折算成参与集中竞价交易的发电企业的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则为发电企业的月度集中竞价交易小时数上限。
对售电公司:同一投资主体(含关联企业)所属的售电企业若月度集中竞价电量总规模大于10亿千瓦时,申报竞争电量不可超过当月竞争电量总规模的20%;若月度集中竞价电量总规模在10亿千瓦时及以下,申报竞争电量不可超过2亿千瓦时。月度竞价年累计成交电量上限不超过16亿千瓦时。单个售电企业的售电业务电量规模应满足《售电企业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5、 市场要破冰,除了看方案,还得看电厂
贵州以火电为主,纵观2017年,由于电煤价格居高不下,火电企业几乎全面亏损(2016年总体亏损25亿,2017年预计亏损66亿)。交易市场成交电价直逼标杆电价。除了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的用户,大云网电力交易分析师认为无论用户还是售电公司,都很难通过市场交易取得明显的电力效益。交易成了鸡肋,冷暖自知,和2016年比简直就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2018年发电形势也不容乐观,电煤缺口依然较大,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贵州煤电(非装机容量,而是能发出的电)未来一段时间势必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继续面临煤炭压力。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电厂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还是市场的主导力量,“电厂亏着发电、亏着卖电”确实不现实。 市场要破冰,除了看方案,还要看电厂。售电公司除了服务好企业,可能还需要服务好电厂,只有电力供应上游的问题得到解决,市场才能赢得机会。
另外从贵州2017年12月21-22日的开展的2018年1月用电竞价和挂牌情况看,1月集中竞价:有12家发电企业申报总电量7亿4248万千瓦时、11家电力用户和1家售电公司申报总电量3516万千瓦时,无约束总成交电量930万千瓦时,平均成交市场交易价格0.35036元/千瓦时;挂牌情况:一是用电企业(售电公司)挂牌来看,没有成交;二是电厂企业挂牌结果:9家单位参与挂牌,挂牌总量183060万千瓦时。其中挂0.35价位有1家,电量为5560万千瓦时,0.3515价位有4家,电量合计为33500万千瓦时,0.3519价位有2家,合计电量为76000万千瓦时,0.3545价位有1家,电量为2000万千瓦时,0.36价位有1家,电量为66000万千瓦时。最终在0.35价位已经摘1100万千瓦时。
这次竞价和挂牌,为贵州电力交易市场探路试水,从以上数据分析显示,电厂参与度较高,但是价格优惠不明显没有达到用户预计价位,用电企业观望气氛浓郁,参与度大大降低,交易市场出现电厂捂紧口袋赚吆喝,用户看热闹就不接棒,今年电力市场究竟如何走向?有待政策引导、双方有一个合理的博弈结果,由市场化需求来主导,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共享电改红利。
售电公司初级阶段的两大法宝,无非是靠抱团以量争价差,抱团偏差得调剂。但目前看,这两大法宝在贵州市场恐怕不是那么灵了。一来,2017年贵州电力市场有点冷,2018年上半年估计也好不到哪去。贵州除了有电厂背景和能获得35kv以上用户的售电公司,其他售电公司想依靠价差打开市场局面,几乎无操作可能。二来,本次方案为用户和电厂提出多套偏差消减办法,客户其实也获得了一部分偏差调剂的能力,基本够用。
那么,售电公司怎么办?大云网电力交易分析师建议要么继续熬,要么创新服务。
大云网电力交易分析师认为,这次方案中还是提供了一些创新服务的机会。比如售电公司可以为企业的增量互保交易提供企业匹配和相关服务;对用户直接交易也可以提供信息支持和代洽谈,即我们在代购电不易的市场形势下,我们还可以依靠我们对用户资源的整合、上游供应链的深度合作为用户直接交易提供服务。
方案已出,政策已定,也是吹响了2018年贵州电力交易的冲锋号,困难和机遇,是迎难而上还是静观态势;烽烟乍起,先不说前路茫茫,且看交易弄潮儿各显风流。(大云网电力交易分析师:能源脉动、电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