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否解读下,不同类型售电公司的优势?
目前看,基本有这么几类:一是五大发电集团下属售电公司,以电源为竞争手段,当然也会有地方政府支撑;第二类是四小及地方发电和部分热电联产企业,有很强的当地优势,又可能有大的地方政府支持,部分甚至有极好的客户粘性,比如园区级热电联供;第三类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当地售电公司,比如重庆、江西的售电公司,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撮合发电商和用电方,往往以国资背景为主;第四类是用户型的售电公司,可以是国资或者政府支持的,也可以是大的民营企业成立,其最大的砝码在于巨大的用户负荷;第五类是其他民资售电公司,比如不少电力工程企业、电力设备制造商成立的售电公司,靠原有的客户关系去做一些业务;第六类是新能源背景的售电公司,比如大的分布式或者清洁能源相关公司投资售电公司。
2. 输配电价改革后,对电网企业的监管属于成本监管还是绩效监管?
以后对电网企业的监管应该成本监管加许可收益,即在严格的输配电成本审核与监管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许可其收益,若一定财务周期内收益高于或者低于许可收益则进行相应调整,这个在输配电成本定价相关文件中已经很明确了。用户价格水平这个问题太模糊,不同的用户,监管的力度、粒度、范围、频率都是不一样的,按照售电侧市场放开的进度,一定电压等级达到一定要求的大用户,售电价格完全放开,由市场主体间进行协商和博弈;另外一些不能市场化的比如事业单位和政府单位,以及居民用户、排灌用电等等,进行政府定价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