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本届软博会以“软件引领信息消费,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信息消费和软件的可视化、可感知、可互动体验是最大亮点。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软件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201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渗透,软件产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业态层出不穷,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对软件业的支撑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来自产学研界的代表共400人,在理性务实的氛围中,共同探讨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促进信息消费、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新战略、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发挥软件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中的关键支撑作用等重量级话题。
产业规模突破3万亿
“201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产业规模首次迈上了3万亿元的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介绍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良好,2013年业务收入超过3.06万亿元。从201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构成情况来看,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大幅度增加,业务收入达到5482亿元,占到全行业比重的18%。
陈伟表示,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整个行业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我国软件产品登记数达到39821件,同比增长11.5%;软件著作权登记数达到164349件,同比增长18.04%。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9.5%,达到2598亿元,研发投入在所有行业中较高,超过销售收入的6%。
二是集聚发展态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的中心城市增速继续领先,软件产业的中心城市聚集效应表现充分,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约1.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57%,比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7.6%。
三是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2013年软件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到第三产业的4%,实现利润总额3830.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470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180万人,从业人员工资增长19.2%。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苗圩指出,软件产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范围性、先导性产业,目前软件产业经济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企业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软件产业综合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整体上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仍然缺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总体来看,我国软件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要重视。”陈伟表示,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在全球排名进入前三甲,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距离仍然比较大,核心技术还无法满足重大业务需求和安全保障的需要,大型品牌比较缺乏,高端软件人才不足。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人才问题。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是470万人,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要达到600万人。按照普通高校每年约600万人的招生规模,所有的专业在校生必须达到10%的比例进入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规划目标才能实现。
“2013年全球软件企业500强排名中,前100名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中国软件产业‘虚胖’特征非常明显。”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举例说,我国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仅占到世界市场的1.27%,在这么重要的高端软件方面,我国的发展速度迟缓。另外,从研发设计软件来看,2011年全球市场的规模是480亿美元,我国研发设计软件的规模是50亿元人民币,仅占到全球市场的1.67%,这与我国软件大国的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
周宏仁表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我国现有的软件产品和企业分类方法,突出生产软件产品和相关企业的重要性。要建立软件教育体系,这是信息化带来的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推动软件与科学和工程技术融合,这是信息化向高端发展的必然结果。
周宏仁表示,要大力培育软件龙头企业。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大的市场份额;没有大的市场份额,就不可能有资本的相对集中和相当规模的研究与开发力量,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地发展和成长。因此,国家政策必须鼓励形成有规模的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鼓励“同类项合并”,鼓励产品性质相近的企业相互兼并,或者互相联合,形成企业集团。此外,要形成真正的软件龙头企业,国家和地方政策就要鼓励和支持有一定实力的软件企业并购产业链上其他的软硬件企业,彼此加强战略合作,形成强大的软硬件整合能力,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特别是在涉及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软件领域,更应如此。
创新发展是主旋律
针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苗圩指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深化改革为目的,以市场为驱动、应用为牵引、创新为支撑、融合发展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软件产业由大变强,全面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支撑服务能力。
苗圩表示,下一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五方面发力,促进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是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加快对软件产业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力度,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产业支持政策,完善产业政策环境,加快软件标准制定,做好软件正版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创新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机制,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基础软件的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云计算服务、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促进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间建立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合作机制和产业联盟。
三是加快扩展市场,鼓励软件企业开展工业软件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合作。推动安全可靠的行业细分解决方案和信息系统应用,推进工业软件的服务化发展。在重点领域开展安全可靠信息系统的应用示范,形成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机制,提高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
四是综合利用产业政策、规划、标准、资金等多种手段,引导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开展特一级企业的培育工作,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
五是把握“营改增”政策机遇,鼓励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积极培育信息技术市场。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鼓励生产企业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