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国家管网公司面临诸多难题。但每一次国有企业的改革,不都是需要解决诸多难题吗?
“改革”这个词,在当今风起云涌的大潮之下,已经很难吸引巨大的注意力了。
国企改革却是例外,或许因为其分量、权威以及影响的深远,每一次的变动都牵引着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从业者的神经,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行业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40年,经济体制的改革仍在继续,国企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如今,复杂的、高难度的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独立的国家管网公司呼之欲出,新一轮的能源国企改革已经开启。
改革的模式
在谈论油气体制改革和能源国企改革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下国企改革的模式。经济增长模式要转变,经济增长动能要转换,经济增长速度要调整,产业结构要优化,均非朝夕之功,却也朝夕必争。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理论界存在不同的概括,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企业必然是改革中的主体,而且本质上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本质上也是基于对国有企业的质与量、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长江学者黄少安曾撰文指出,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所处的阶段,国有经济的定位和存在空间大概是:
市场失灵领域,国有经济必须主体性存在,即必须提供公共产品;
一些自然垄断行业,虽然产品不是公共物品性质,但是国有资本垄断有经济上的相对优势,国有资本以国有垄断企业形式存在,也可能吸收非国有资本参加、国有控股;
中国的国有经济还可在一些竞争领域存在,国家需要有更多的经济控制力。
国企改革究竟存在多少种形式,是在探究模式之前必须要明确的。2016年,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为新时期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指明方向。
根据文件要求,央企重组整合的方向在四个方面,一是推进强强联合;二是推动专业化整合;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四是积极稳妥开展并购重组。
央企的重组整合打破了企业边界,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推动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是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重要内容。据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介绍,在推进专业化整合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出三种有效模式。
“铁塔模式”即以“共享竞合”为目标,将铁塔等通信基础设施从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剥离,由铁塔公司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减少了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国有资本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以铁塔公司为范例,先后组建了航材保障共享平台、国源煤炭资产管理平台。
“资产转让”模式通过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主业企业集中。例如,保利集团将培育多年的优质煤炭板块资产(资产总额约188亿元)移交至中煤集团,中航工业将房地产业务(资产总额约1000亿元)移交至保利集团,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
“业务协同”模式则通过推动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航运企业和货主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等方式,深入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
掣肘在何处?
国资委早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重组的目标,即到2010年把196家央企缩减至100家左右,并且要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到2010年8月,央企数量从196家降至123家。速度快成了这一阶段央企重组的显著特点。
此后,央企重组的速度明显放缓,重组基调也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优”转变。2017年,国资委主导推动了过去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央企重组——由中国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重组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伴随着今年年初中核工业和中国核建两大军工集团的整合重组落幕,央企户数缩减至96家。相较于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户,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至此,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先后完成19组36家企业重组。
市场化的改革是必然之路。改革多年,坎坷不断。在以往的国资改革中,行政划拨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在这种划拨过程中,被“瘦身”的企业自然会有些失意,获得更多资产的公司也未必欢欣鼓舞。采用市场化整合后,以一个各方都认可的价格实现交易,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能够更加快速的达成共识,加速推进重组进展,减少阻力。
何为垄断?如何打破垄断?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性,在市场失灵领域、自然垄断领域存在着难以言明的既得利益群体。由于垄断企业所享受的政策待遇和服务待遇等等十分特殊和有利,因此企业崇尚垄断,依恋垄断,甚至千方百计追求进入垄断领域。而垄断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也往往没有动力推进该领域国企的产权多元化改革。
防止国资流失是国企改革中另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管理、经营者,由于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业内人士分析称:“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不仅面临着因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国有资产评估的缺乏或低估而导致的交易性流失,还面临着因受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盲目性与低效性等弊端影响而导致的体制性流失。”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广阔性与政策性的系统工程,因此,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必然面临着一定的难点,这些难点既有制度性的、也有非制度性的,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改革过程中新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