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的一场关于资源地区能源转型发展的论坛,论坛上各位能源领域的专家对山西乃至中国的能源转型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其中,对于未来中国主要的能源供给专家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煤炭在中国能源供应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转型的关键是清洁煤技术的广泛应用;另一派则认为转型必须依靠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才是关键,新能源也必将会替代煤炭成为中国能源供应的主力。
这样的分歧由来已久,这些主张的背后都是能源学术界的大牛。这个国家能源领域的最高智囊团都没有达成共识,这个事实让我对中国能源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多担心。
不过转念一想,未来的魅力难道不就在它的不确定性中么?另外,学术界的争议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存在,如果学术界都统一了声音,反而有些奇怪了。
真实的未来会是如何,比如2050年各种能源的占比会是多少?或许现在没必要争论太多,毕竟有太多事情难以预料,比如技术突破的节点。每种技术背后的科研工作者或许需要更多去考虑如何提高这种能源品种的竞争力,而多元化的能源品种发展,就像是把鸡蛋分散在了不同的篮子里,而不是孤注一掷。
此外,学术界的不统一,不能代表决策者的目标不明确。“十三五”规划,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对于生态文明的阐述其实都已经显示出了决策者的大目标--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哪条路径更优?不同的模型计算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如何权衡需要决策者最后决定。当然,这个决定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我以为,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或者减缓历史的进程吧。
虽然,对于能源转型的主要能源选择,专家们的意见不统一,但对于节能在未来中国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都十分肯定。
“我们不能和美国比,家底薄”,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这么评价中国人均用能。虽然我们一直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真实的情况下却是,靠着这片土地养育14亿乃至更多的人口实属不易。
尤其是在用能方面,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有过多的能源可以挥霍,不可能和地广人稀的美国相比。或许这时候需要一些危机感,让节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宣传等手段让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本国的资源、人口情况形成节约的意识,并能转化成节能的实际行动。
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需求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往往也意味着对能源依赖的增加。节能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需要节制一些无度的浪费,但并不能等于节制一切欲望。
这时候的节能,更多的是指提高能效,让同样量的能源满足更多的需求。
提高能效可以是在生产侧,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转化率但转化率毕竟有极限,特别是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术要进一步提升已经很难。这时综合能源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让多种能源实现互补,协同利用,并把消费者也纳入整个能源生态圈中,通过一些经济刺激让合理用能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回馈。但要如何实现互补,如何激励,还有很多有待探索的地方这需要创新,更需要一个真正鼓励创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