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系统有非常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更好地统筹协调利用好这样的体系,对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8年10月3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后7个月,从国家发改委转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首次公开亮相例行发布会。
自2005年起参加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李高一路跟随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08年调入国家发改委,参与组建应对气候变化司,此后历任处长、司长。
在首个新司局主场的发布会上,李高先后回答了八个问题,话题涉及部门转隶、气候变化大会、碳市场交易等。
职能不会“减弱”
此前有国际舆论质疑,气候变化司从发改委转到环境部,职能会“减弱”,李高在发布会开场第一个问题就对此作出回应: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举措”。生态环境系统有非常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更好地统筹协调利用好这样的体系,对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从来都不是某一个部委能够单独完成的。”李高认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组长由总理来担任,规格非常高,同时几乎所有国务院组成部门都是该小组成员,这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需要统筹协调。
过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直分属于两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曾经有种说法,一个碳归环保部,两个碳归发改委。2018年全国“两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也提出,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候司转隶后,如何实现协同减排被认为是重点。
李高进一步解释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温室气体最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的消费也是导致大气污染最主要来源,“协调相关政策和行动将更好地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根据相关测算,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会相应减少3.2公斤二氧化硫和2.8公斤氮氧化物排放,因此,李高认为中国超额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也为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贡献。
IPCC1.5℃报告警醒:需研究符合成本有效性的措施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0月8日发布《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评估全球温度升高1.5℃与2℃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减排路径。
北极圈高温在2018年夏天刷屏,高温席卷全球多个国家,警钟敲响,世界各国意识到,气候变化切实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李高认为,中国已经认识到要采取相关的行动。不管是升温控制在2℃以下还是1.5℃,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在减缓、资金、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
需要对科学家的建议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评估——实现温升控制在1.5℃的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需要付出什么成本,能否筛选出符合成本有效性的措施,“同时有些措施我们还不具备,还需要进一步部署和加强研究。”
中国已经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 到2017年底,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约46%,这个水平已经超出了此前提出的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比例也达到了13.8%,“离2020年15%的目标也很接近,我们有望完成。”李高说。
碳市场交易:暂行条例将尽快出台
有媒体报道,2017年12月中国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后仍未完成一笔交易。李高回应,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自2011年启动,实际交易是在2013年6月以后陆续开展的,存在一定时间差,也就是说碳市场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做相关工作准备。
李高透露,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后,全国碳市场的制度体系建设在持续完善,核心是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基础的法律框架,目前条例草案已经形成,并已经过多次修改,争取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