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交易

请登录

注册

一个落后的小城市资源丰富 尤其是煤炭储量达1888亿吨 以后发展迅猛吗

2023-03-28 08:29:14 大云网
A A
一个落后的小城市资源丰富 尤其是煤炭储量达1888亿吨 以后发展迅猛吗只要那些资源具备开采条件(就是说开采出来的收益大于开采成本,包括运输等费用),就迟…

一个落后的小城市资源丰富 尤其是煤炭储量达1888亿吨 以后发展迅猛吗

只要那些资源具备开采条件(就是说开采出来的收益大于开采成本,包括运输等费用),就迟早会发展起来

十三五期间中国碳排放的总体情况是总量多少人均多少

25日上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从以绿色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排放梯次达峰两方面介绍了我省“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谋划情况。
了解到,“十三五”前四年,在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8%、城镇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2%的情况下,全省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稳定在2.7亿吨左右;人均碳排放在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6个省份中最低。
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排放梯次达峰方面,一是气候治理大格局初步构建,创新构建以《四川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首次将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污染防治攻坚战、省政府目标绩效等评价考核体系,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全面启动省、市(州)两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二是经济低碳水平稳步提升。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减少,年均营林造林近100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8.97亿立方米。落后产能退出和“散乱污”企业整治持续推进,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率先在全国构建出口产品低碳认证体系,上线绿色金融超市“绿蓉融”。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全球首个10吉瓦(GW)光伏电池基地在川建成,涌现出了通威太阳能、东方电气等一批龙头企业。2019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5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6%。
三是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明著。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省水电装机量稳居全国第一,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量、发电量占比均达80%以上,基本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四川电网跨省最大外送能力居全国第一,近五年年均外送绿色电能约1400亿千瓦时,1998年以来累计外送电能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减少4亿吨电煤消耗、减排10亿吨二氧化碳和800万吨二氧化硫。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达21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1%,占比在经济大省中最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35.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近四年煤炭消费年均减少3.2%,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30%以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相当于节约能源近3400万吨标准煤。
四是低碳人居环境持续拓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广元低碳城市建设持续深化,成都市创新“碳惠天府”机制建设,攀枝花、眉山碳排放连续四年下降,雅安碳排放强度保持低位。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4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49%。交通运输结构纵深调整,累计开行蓉欧班列超6000列,成都平原城市群铁路实施公交化运营,省会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长江干线五大类港口岸电配备率达100%;累计投放燃料电池汽车220 辆,安全运行超350万公里;城市公交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超50%;近四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60%;成都市日均绿色出行人次近1000万。
五是市场激励机制不断拓展。截至2020年10月底,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累计成交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1572.82万吨,单边成交金额突破1亿元,按可比口径居全国第三。250家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基本建成,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累计开展培训100多场、1.2万人次。率先在全国实现主要行业碳披露全覆盖,双流机场、攀钢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博物馆等6家公共机构披露碳排放近2.2亿吨,相当于58个金堂电厂的碳排放量。
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排放梯次达峰方面,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四川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点、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的低碳转型路径。
一是科学谋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衔接国家战略规划,启动碳中和先行区建设路线图研究,加快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支持各地区编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按照分阶段、梯次有序达峰的原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成都都市圈、攀枝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达峰,推动三次产业及能源、建筑、交通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实施控制甲烷排放行动,力争碳汇项目规模达3000万亩。
二是强化温室气体降碳协同减排。统筹制定战略目标、行动规划、引导政策和准入标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战略、产业布局、行业发展、城乡建设、能源转型、数字变革、金融创新、环境管控有效协同,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管控,合理控制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全面推动降碳减排。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融入空间规划、防灾减灾、粮食安全、生态修复等领域,提高重点区域、领域和人群适应能力。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增效,为温室气体精细化管控、低碳发展目标责任落实、气候变化科普宣传等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是创新推进引领示范工作。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等试点。依托新城新区、产业功能区、园区景区社区,谋划布局一批低碳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基地、近零碳示范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大型活动碳中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示范。发展氢经济,开展氢发电,打造成渝氢走廊,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6000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实施碳资产能力提升行动,创新构建区域碳减排机制。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成都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加快形成绿色金融与气候投融资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推动气候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构建并有效发挥政府及应对气候变化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地方全面参与、全社会积极行动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创建。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导向、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深化川渝、友好省州、校省等框架下合作。
发布会最后,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也事关当前、事关民生。相信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我们一定能为全省碳达峰奠定良好基础,夯实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绿色本底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