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是否等同
不等同的。不等同的简单的说,所谓碳汇交易,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协议国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各国再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分配给国内不同的企业。当某国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时,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同样的,在一国内部,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的企业也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企业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排放权交易市场由此而形成 。
森林碳汇的基本价值
以森林为核心的碳汇项目是清洁发展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碳汇功能创造了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商品化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 效用即指商品的有用性,有人也称其为抽象的使用价值。“效用”使得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或同一商品的不同使用价值方面有了较为统一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效用理论强调的是人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即根据消费者需求与否及其需求量的大小,决定某种商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多大使用价值,这正是效用理论的核心观点。森林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具有广泛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具有全社会性、全球性和长时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