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能力建设及技术交流会上表示,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继电力行业在2017年底率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钢铁行业碳交易市场也正处于推进的关键阶段。
战略地位重要
李新创介绍,钢铁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国,占全球近50%粗钢产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近15%,低碳转型发展对于中国钢铁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则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累计下降约46%,已完成国家对外承诺的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目标。同时,国家也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碳排放在未来的约束力度会进一步强化,部分行业要求在2020年左右率先达峰。”
据统计,工业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占全国碳排放70%以上,而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其能源消费占整个工业能耗比重的70%以上。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下降18%,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要趋于稳定,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公认的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张希良表示,“过去国家鼓励节能减排,一方面靠标准,一方面是补贴,但是补贴不是长效手段,标准的落地过程也很难,而碳排放交易的机制能够很好地调节企业行为。”
李新创介绍,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于2017年底正式启动,未来将逐步扩大到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
配额安排需探讨
与会专家介绍,钢铁行业与电力行业相比,流程更长、工艺更复杂,如何制定基准线和配额方案,确保行业间公平和行业内公平,都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碳交易配额方案涉及到每个企业的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钢铁企业对即将到来的碳交易不要抱着躲避和抵触的心理,而要虚心学习、积极应对,并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使碳排放配额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也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空间”,张希良表示。
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将会为未来碳交易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徐华清介绍,《方案》曾提出“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要率先公布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和控排行动措施。
在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表示,被列入重点碳排放领域的上市公司,从2017年的年报开始,必须披露上一年度的碳排放情况,未来也可能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碳排放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在申万钢铁行业33家上市钢企中,大部分企业仅在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信息,未涉及二氧化碳排放信息。宝钢股份是国内较早涉及碳交易比较早的企业之一。宝钢股份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公司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从2013年的1降低至0.95,与2016年持平。宝钢股份2016年碳配额总缺口107万吨,2017年5-6月期间陆续通过CCER(企业初始碳排放配额)购买、协议转让、挂牌交易等方式从碳市场购买配额,共计花费26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