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定于12月19日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话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将出席,并就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这一消息不仅明确了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时间,也透露出全国碳市场初期将只纳入发电行业。
“已经收到这个通知,静待全国碳市场启动。”重庆一位碳资产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全国碳市场启动在技术上并不复杂,让几家中央电力企业宣布带头启动交易即可。但是随后的市场能力建设和制度完善、监管才是市场健康运行的重点。
根据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2017年至2020年为试运行和完善阶段,2020年以后为全面实施阶段。
据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此前透露,全国碳市场建设初期,碳配额将以免费发放为主,初期碳价也不能过高,以免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自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后,地方的碳交易市场呈现出“全面开花”之势,但是全国碳市场建设却一路坎坷。
《中国经营报》记者此前进行过独家报道,即将启动的全国碳排放交易平台和结算将放在上海,而对应的登记平台将放在湖北。全国碳市场的持股比例将由几大试点平摊参股,具体的持股比例,仍有待于启动后对外公布。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初步设想,初期纳入行业由2016年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8个行业,缩小至2017年年中的电力、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如今,只纳入发电行业。而发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6%。
此前,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测算,仅纳入电力行业的全国碳市场规模就达到了37亿吨,而现在全球最大的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的规模是20亿吨。
这也意味着,一旦启动,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原标题: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于12月19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