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单个存储系统而言,其IO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及可管理性已相当成熟,诸如EMC、DELL、ORACLE、IBM等公司的高端存储系统,已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核心信息系统,特别是SAN存储网络技术已成为企业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首选方案。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SAN存储技术在带来性能、使用和管理上的提升时,也带来了对数据存储的风险。SAN存储网络的运用,使得数据进一步集中,而风险也随之集中和递增。
那么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如何保证在存储系统出现故障后,能够快速恢复应用系统的正常访问,则是需要通过容灾备份系统来解决的问题。通常我们把容灾备份系统简称为灾备系统,灾备系统是在企业信息系统发生故障甚至崩溃时,能迅速将系统恢复到可用状态的辅助IT系统。它可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在发生崩溃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资源,最快速地恢复企业地信息系统服务。
1.容灾与备份
通常我们实现信息系统数据灾备有两种方式:Backup和Replicationo Backup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据备份,是通过数据库自身或专业备份软件实现的,基于系统数据文件的数据保护方式;Replication通常指的是存储设备自身或通过专业设备、软件,实现数据在异机或异地的复制,作为生产系统的远程容灾系统。
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系统或部分数据从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存储介质的过程,是将在线数据转移成离线数据的过程。但是备份的数据不可直接使用,也不可挂载给主机,必须执行恢复措施后才可使用。
而容灾的目的在于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的“在线性”,即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的对外提供数据和服务,以使系统应用不致中断。做容灾复制后的数据不需要恢复即可使用。
容灾系统会完整地把生产系统的任何变化复制到容灾系统中,包括你不想让它复制的工作,比如由于误操作将业务系统中的用户信息表删除了,同时容灾端的用户信息表也会完整地删除。这时如果想恢复被删除的数据,就需要从备份系统中取出最新备份的数据,通过恢复操作来恢复被误删除的数据。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容灾等级划分上,备份也是一种容灾方案,但基于数据复制的容灾系统的建设是不能替代备份系统的建设的。因此备份的目的在于处理系统数据中的逻辑错误和历史数据保存,是整个数据安全体系的基础,就算建立了最高级别的容灾系统,数据备份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必须要做的工作。
那么有了备份数据,是否还需要容灾系统呢?这就要看对具体信息系统的要求了,如果是企业内部的普通应用系统,允许有一定的停机时间,并允许有少量的数据丢失,那么备份系统就能满足要求。但如果是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对提供服务时间和数据安全性有相当高的要求,那容灾系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容灾系统可以保证在灾难发生时数据的完整性和业务的连续性,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将损失降到最小。
2.灾备系统等级划分
我们都知道灾备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投人维护成本巨大,但很难能见到它发挥作用的一个应急系统。对于关系国家命脉的关键性行业,有国家的政策法规强制性的灾备系统建设要求,这些行业在灾备中心的建设和维护上会投人巨大的资金和精力。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大型企业那样的实力,那我们该如何建设自己的灾备系统呢?是只建备份系统,还是只建容灾系统,还是需要两者同时建设?设计一个灾备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胶复数据量大小、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灾备中心的管理及投人资金等。
根据SHARE78国际标准组织提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