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编寄语
值此储能爆发元年,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储能指导意见》)文件为这一大势拉开了帷幕,《储能指导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总体要求提出了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基本原则:“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创新引领、示范先行,市场主导、改革推进,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提出了在未来10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重点任务部分主要针对多种储能类型(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多类型电池储能、储热、储冷、储氢技术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发展水平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不同的示范形式和功能任务,涵盖了技术研究、商业化探索、标准体系建设以及资质平台建设等。保障措施部分则从组织管理到政策法规,从完善机制到市场改革,全面覆盖了储能技术及产业发展需求。
储能技术是引领和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大战略技术,积极探索储能技术在电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电力建设》编辑部立足这一出发点,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抓手,召集国内各大储能领域的权威机构,组织了“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专辑,为2018年储能元年的到来献礼,为储能事业的蓬勃发展献礼。
经过严格评审、筛选,本期专辑共录用论文18篇,从电池储能本体技术、储能系统规划配置技术、储能系统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储能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电池储能本体技术方面,东北电力大学李军徽等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多目标储能系统工况适用性对比分析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曹弘飞等对BP神经网络在线优化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钒电池SOC估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刘舒等提出了一种基于Laguerre-NAR双谱估计的储能系统工况识别方法;南京工程学院孟高军等对基于混合观测器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牛萌等对可再生能源接入对氢储能系统的影响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储能系统规划配置技术方面,天津大学刘洪等对面向风电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储能联合调度进行了研究;湖南大学孟娅等对电池储能参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变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熊雄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段P/f特性曲线的独立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东北电力大学张钰等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可行域及寿命减损的储能配置方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少华等对大规模储能系统提升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进行了分析;东华大学李征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多目标优化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算法;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李佳骥等对配电网分布式储能孤岛供电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储能系统控制技术方面,华北电力大学韩晓娟等对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系统协调优化控制进行了研究;上海电力学院李盟盟等对不平衡电网下无锁相环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了研究;北方工业大学章小卫等对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无阻尼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张宸宇等提出了一种虚拟同步机直流侧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李大兴等对含低压储能模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研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波等提出了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改进型VSG控制方法。
此次专题征稿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本人作为特约主编深感荣幸并感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
李建林
2018年3月25日
特约主编介绍
李建林,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室主任。长期从事规模化储能系统集成应用,国家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辽宁卧牛石示范工程、青海大型光储示范工程、用户侧储能多点示范工程等策划工作,专职从事储能示范工程方案咨询、评价、测试相关工作。先后承担储能领域国家级项目多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MW级液流电池储能技术》1项,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电网公司重大项目5项,各级网省公司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5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E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负责起草储能领域行业标准10余项,著有《大规模储能技术》、《智能电网中的风光储关键技术》等著作7部,译著5部。先后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新疆维吾尔科学技术进步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累计10次,各级省部级、社会力量奖三等奖累计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