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向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引起行业广泛讨论,技术标准要求过高也让国内企业担心,300瓦时/千克、220瓦时/千克的电池单体比能量和系统比能量要求,让电池企业大为头疼。一旦《意见稿》真的实施,政策只会给技术领先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利好。
事实上,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中国的动力电池准入目录,三星、LG等日韩企业想要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上大展拳脚并没有那么容易。
日韩锂电巨头旁落准入目录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风险仍在
而对于三星、LG没有进入目录这个结果,一位来自韩国电池企业的内部人士直接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不想评论,虽然每个企业被拒绝都有各自的理由,但这个结果出来大家心里都是明白的。”该人士称。
事实上,从制造工程化角度来说,日韩的电池在电池制造装备水平、电池的管理能力、电池过程控制能力等方面确实优于国产。同时由于中国锂电池产业由于过度投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众多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适当放入外来的“鲶鱼”倒逼本土电池企业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实力,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培育出优秀的本土电池企业。
而以三星、LG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动力电池产品通过新国标检测并不困难,进入《规范条件》目录也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本土电池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悄然竖起的动力电池门槛
如果从新能源汽车准入政策的源头开始回溯,可以看到,2009年6月17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简称《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正式发布,从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成为决定车企能够获得补贴的最重要依据。但在这份准入规则中,对新能源车型所使用的电池产品并未单独提出任何要求。
2015年3月2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电池行业规范》),指出“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对于该《规范条件》的约束作用,只在文件最后提到了一句“列入公告的企业名单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
从2015年10月开始,工信部开始对符合《电池行业规范》的动力电池企业及产品目录进行公示。由于是非强制认证,因此并未引起业界关注。但2016年初新能源骗补事件的爆发,加上随即而来的三元电池受限,直接将动力电池的监管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6年4月6日,在第三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公布后,工信部于4月29日发布了“关于符合《电池行业规范》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核心内容是加强了对电池产品的检测要求。要求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应按照新公布的标准目录,对典型产品进行重新检测,逾期未提交的撤销公告资格。
虽然仍是自愿申请,但新国标的实施,以及电池企业的“打回重审”被认为是动力电池行业将设置准入机制的信号。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加速两极分化
面对动力电池价格的下滑、正极材料成本的上涨,宁德时代等一线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扩产来降低成本,在价格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但是,更严酷的竞争态势,对企业的技术能力、制造水平和资金储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二三线企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当中,动力电池行业开始进入快速洗牌期。其实,2015年至2017年,动力电池相关配套企业已从150家降至100家左右。这意味着,1/3的动力电池企业已出局。
尽管部分业内人士对击败“卷土重来”的日韩电池信心十足,但实则隐忧不少——从数据上来看,宁德时代电池的比能量、质量、性价比、安全性均已经和外资企业可媲美,但如果说自己“全球领先”恐怕为时尚早。仅以研发投入来说,2017年LG化学、三星SDI、松下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5亿元、28亿元、20亿元,而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同期研发费用仅约十多亿元,其他本土企业的差距更为悬殊。由于研发积累、研发投入量、技术路线选择等原因,国内电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服务配套相比韩企仍有差距。
虽然旁落准入目录,推迟了日韩电池厂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步伐,但是中汽协、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于5月22日联合公示的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中,三星SDI、LG化学、SK三家韩国动力电池的在华合资公司均成功入选。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退坡后,受国内新能源汽车庞大诱人的市场蛋糕及其巨大的增长空间,许多外资锂电供应商也悄然而至。例如三星SDI、LG化学和松下三家锂电供应商纷纷开始布局中国的汽车动力电池市场。
据了解,奔驰发布的一款PHEV车型,搭载的就是韩国动力电池,而并没有使用国产电池。而未来随着政策放宽,LG、三星等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给国产动力电池生产商带来的冲击就更加严峻。
虽然没有进入准入目录,但是随着三星SDI、LG化学、SK三家韩国动力电池的在华合资公司均成功入选白名单,恐怕松下等其他全球性动力电池巨头也将在未来跻身白名单行列。若全面放开,待到2020年,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巨头能够依靠体量和技术实力对抗外,国内其他动力电池厂商恐怕都将面临死亡或被边缘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