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杆塔接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往往由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而产生了很多雷击闪络事故,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践证明,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杆塔耐雷水平,也是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重要途径。下面从设计的角度,对杆塔的接地做了一些介绍。
资料收集
在设计前要收集如下资料。
(1)电网及线路资料。如线路电压等级,线路的重要性,线路的接地短路电流,按5~10年的发展及最大运行方式校核。
(2)地理资料。线路所经地区的地形(是否经过山区、丘陵和河流地区)、地势、各不同地段的土壤电阻率(电阻率要测试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土质情况、土壤的酸碱度等。当地土壤电阻率最好要有实测数据,并须说明实测时的季节、日期以及实测前土壤是否潮湿及落雨量大小的情况。
如当地土壤电阻率较高,则应了解附近有无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是否有水源,如河、溪、湖及井等。如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或有水源时,则应取得其电阻率资料。如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在所设计地区内土壤的性质变化较大,则在不同的土壤地区应分别测得土壤电阻率的数据。
如在设计前无法取得实测资料,可向当地电业单位或有关企业取得土壤电阻率资料。如果是新建地区,当地缺乏该项资料,而且在设计前又无法取得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质勘测中的土壤性质作初步估计,在设计时并应留有余地,有增设接地极的可能。同时在施工后要进行测量,如与原估计土壤电阻率有出人时,应根据实测资料计算而得的结果补打接地极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3)气象资料。主要是雷电活动情况,全年的雷暴日、雷暴小日、地面落雷密度,雷电活动的区域及强度,以及全年的降雨情况,降雨分布的月份和全年土壤的干湿度。
(4)环境情况。主要是线路经过地区钢铁的年腐蚀率,有无强腐蚀的地段等。
根据线路、电网的资料,特别是杆型(是铁塔还是混凝土杆,有避雷线还是没有避雷线)的资料,以及地理、地质资料和规程要求,决定每基杆塔应达到的工频接地电阻值。 根据塔型、土壤电阻率和雷电活动情况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接地形式。 根据接地装置形式和应达到的电阻值,计算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长度。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主要是以防雷为主要目的,因而在架空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要考虑如何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但在工程实际中因冲击接地电阻与诸多因素有关,不便于实际测量和控制。因而,在实际工程中仍以考核工频接地电阻为主,特殊地段,需要冲击接地电阻时,用工频接地电阻乘以冲击系数,或通过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求得。
根据系统接地短路电流、环境资料、钢材的年腐蚀率和设计使用寿命,校核接地引下线、水平接地体的截面。 根据地形、地势情况和冻土层的情况决定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
一般在地表下0.15~0.5m处,是处于土壤干湿交界的地方,接地导体易受腐蚀,因此规定埋深不应小于0.6m,并规定了接地网的引出线在通过地表下0.6m引至地面外的一段需作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摘编自《电气技术》,原文标题为“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的设计要点”,作者为吴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