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30日经辽宁省康平县工商局批准注册成立,为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全资企业,主要经营火力发电及相关附产品生产和销售,厂址位于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南距沈阳市120km,西北距康平县城2.2km,电厂规划容量2400MW。康平一期工程建设2×600MW国产超临界湿冷燃煤发电机组,项目于2006年4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改能源[2006]554号),并将本项目列为“等离子无燃油点火和助燃示范项目”。2006年7月30日康平项目正式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2008年12月8日和2009年8月15日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并正式移交生产。
目前康平现场汽车煤管理仍旧停留在粗放式管理状态,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辅助手段。其主要表现在:车辆入厂、过衡、采样、管理等环节。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发的汽车煤入厂无人值守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汽车煤入厂无人值守系统为国电发电集团及康平电厂燃料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提高燃料管理效率,减轻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辅助各级领导优化决策,达到提高国电发电集团和康平电厂燃料管理水平、节约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汽车煤入厂无人值守系统
系统介绍
汽车煤入厂无人值守系统是智能数字化煤场的基础,包含入厂无人值守、称重无人值守、采样无人值守、封装无人值守、制样无人值守、存查样管控系统、智能三级编码、化验设备控制系统等。彻底解决入场煤的质量与数量问题,实现全部数据的无人干扰,真实的反应采购煤的数量与质量。努力做到入厂质量与入炉质量的差异。
汽车煤入厂无人值守系统是对已有设备、系统的改造与集成。包含衡器、采样机、化验设备、门控系统、监控系统、原燃料系统的总集成,利用冶联特有数据交换系统,把各个独立的信息岛有限的组成有机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合法性、精细性。
项目建设前、后的差别
项目建设前(传统的燃料管理) | 项目建设后(冶联汽车煤入厂无人值守系统) | |
车辆入厂 | 入厂门前拥堵、混乱,入厂效率低。 | 排队控制,顺序入厂,杜绝插队引起的混乱。 |
煤车过磅 | 人工计量为主,人为干预因素大; 过磅时间长; 数据来源手动,误差不可控; 数据可以修改,实时性差; 可能存在:作弊器和遥控器改变车辆称重数据难以被发现。 |
自动监管,彻底杜决人为干预; 过磅时间短; 数据来源纯自动,误差可控; 数据不可修改,实时传送至数据库中; 智能监控系统、防做弊系统可监测做弊行为,自动锁车。 |
采制化 | 人工采样、分样、制样,工作强度高,样品代表性差。监管手段缺失,保密性差,化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低 。 | 无人自动智能采样、制样,取消分样过程,通过三级编码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化验数据真实有效。 |
现场控制 | 现场是人为控制。 | 通过摄像机、红绿灯、LED屏和语音提示等, 实现了燃料的供给、传输、自动化控制的高效管理,提升燃料管理效能。 |
数据可追溯 | 数据不可追溯。 | 系统记录对所有原始数据的操作过程,确保数据可追溯。 |
告警监管 | 无预警、告警,监管力度差。 | 通过数据挖掘功能,自动生成各类查询报表、深入统计分析来煤数据,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告警,实现全过程监管。 |
闭环管理 | 无闭环管理,存在信息孤岛。 | 闭环PDCA管理,各环节环环相扣。 |
效益
对行业经济效益
安全高效:缩短过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节能降耗:保障来煤质量,降低设备损耗,减少厂用电率,降低发电煤耗;
减员增效:实现无人值守,减少燃料工作人员数量,增加电厂经济效益。
对公司的经济效益
2011年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掺烧褐煤、煤泥70万吨,2012年系统上线后掺烧经济煤种(褐煤、煤泥)116万吨,比原来多掺烧46万吨。2012年度在辽宁地区同样热值的烟煤比褐煤、煤泥成本多处110元左右,此项累计节省资金5060万元;
合理的掺配方式:原来的经济煤种到煤仓堆放,然后由煤场作业车辆二次搬倒进入汽车卸煤沟或者斗轮机,改为汽车经济煤种直接汽车卸煤沟,然后直接输入煤场的使用方式,节省煤场搬到费用175万元。
两项合计节约资金成本:5235万元。
社会效益
和谐社会:改善燃料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社会关怀,减轻燃料干部职工工作的政治压力;
廉政建设:避免燃料系统的干部群众受社会其他因素影响,减少电厂员工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提高电厂与集团的社会形象;
减排:把燃料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入场、入炉煤数据准确,利于科学掺烧,优化锅炉运行,减少NOx、二氧化碳排放;
其他:促进公平、公正的燃煤交易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建设,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促进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规范电企与煤企之间的交易行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新秩序;提高电业、煤企的社会形象与商誉,促进社会信誉体系建设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