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中国的能源引擎,它在中国的发展虽然称不上顺遂,但绝对不会停止。中国政府认可可再生能源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战略价值,但这个行业也存在挥之不去的顽疾,要想取得更大进步,必须有所改变。
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外界的目光集中在“减少政府干预”和“加大有效监管”两方面。外界认为,要想拥有更广泛的能源发展,中国需要创造一个高度整合的、开放的电力市常
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市常中国在10年之内将装机容量翻倍,于2011年达到1.1太瓦,并期望2030年前达到2.4太瓦。2011年,中国发电量约达到4700太瓦时,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2%。相比之下,美国发电量占全球20%,而日本仅占5%。
在中国的发电资源构架中,煤炭占65%,是中国能源的中坚力量。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消费者。客观地说,煤炭消费发生大幅下滑基本不可能。有预测认为,截止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将比2010年增加35%。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使中国成为全球释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之一。政府承诺将通过优化能源组成和其它可行办法降低排放,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部门计划向电力行业投资至少8300亿美元,燃气电厂、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输电网络是投资的重中之重。同时,中国正在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科技研发,力争关键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实现国产化。
聚焦亚洲的咨询机构Solidiance调查显示,自2004年起,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每年80%的速度递增。
中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额从2004年的15亿美元飙升到2010年的490亿美元,并在2009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清洁能源的最大投资国。彭博社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于2012年再度以680亿美元的投资额称霸全球,这个数字占到全球清洁能源总投资的1/4。至此,中国奠定了其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军人物的地位。
2013年,中国依然计划大规模增加清洁能源装机,太阳能、风电以及水电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中国的水电规模领跑全球,占到全球水电总产能的20%。同时水电也是中国发展最成熟的绿色资源。但水电的发展己经失去动力,即便继续增长也会非常平缓,这也将中国实现绿色能源目标的机会留给了其它可再生能源。
在风电方面,中国拥有全球26%的风电装机,同样是世界之最。中国认为目前本国风电规模仍然控制在理性范围内,因为与丹麦相比,中国的风电占比依然很低,因此仍然有不小空间,超越250吉瓦也不足为奇。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15年拥有100吉瓦的风电装机,其中离岸风电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中国的光伏产业仍在扩张。尽管目前全球70%的光伏装机分布在欧洲,但中国却是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68兆瓦跃升至2011年的3.1吉瓦。但在中国的电力总装机中,这个数字仅占到难以察觉的0.3%。中国之前的光伏产业依赖出口,但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相继调整能源政策以及欧洲的“反倾销”,中国的光伏出口开始频繁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改变策略,将市场开发的重心移回本土,原本计划在2020年实现的21吉瓦装机目标已经被提前至2015年。
所有数据都在告诉世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巨大,并且正在高速向前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断恶化的顽疾,特别是对补贴的过度依赖。
光伏产业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国并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战略阻碍了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中国的光伏制造商过度依赖补贴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减少成本。
风电行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风电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呈现颓势,太过复杂的风电补贴是原因之一,税收政策是另一个原因。地方政府受到政策激励,强迫风电企业购买本地生产的设备、鼓励低级别的制造业,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行业就这样畸形地发展着。此外,风电并网和跨区输电也困难重重,中国的风电设施集中于北部的三个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导致规模化发展遭遇巨大难题。
更为纠结的是,电力设施的建设正在被地方利益捆绑。地方政府修建电厂主要是为了增长GDP,而不是满足电力需求,这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盲目建设情况。
新能源的未来需要更简单的补贴机制,并且创造一个公平和开放的市撤境。中国正在为此作出努力。自2011年8月起,装机容量小于50兆瓦的所有风电项目必须在获得政府许可和补贴之前,通过国家能源局的评估和登记。这个要求主要为了牵制地方级别的腐败和盲目扩张。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世界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风电市场的新风电建设出现了暂时性下滑。
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电网政策缺陷。在此之前,很多可再生能源项目无法投建或无法接入电网。中国的电网由国有公司垄断,缺乏有效的自由市场运作,这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是一个严峻考验。
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外界的目光集中在“减少政府干预”和“加大有效监管”两方面。外界认为,要想拥有更广泛的能源发展,中国需要创造一个高度整合的、开放的电力市常
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市常中国在10年之内将装机容量翻倍,于2011年达到1.1太瓦,并期望2030年前达到2.4太瓦。2011年,中国发电量约达到4700太瓦时,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2%。相比之下,美国发电量占全球20%,而日本仅占5%。
在中国的发电资源构架中,煤炭占65%,是中国能源的中坚力量。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消费者。客观地说,煤炭消费发生大幅下滑基本不可能。有预测认为,截止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将比2010年增加35%。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使中国成为全球释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之一。政府承诺将通过优化能源组成和其它可行办法降低排放,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部门计划向电力行业投资至少8300亿美元,燃气电厂、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输电网络是投资的重中之重。同时,中国正在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科技研发,力争关键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实现国产化。
聚焦亚洲的咨询机构Solidiance调查显示,自2004年起,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每年80%的速度递增。
中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额从2004年的15亿美元飙升到2010年的490亿美元,并在2009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清洁能源的最大投资国。彭博社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于2012年再度以680亿美元的投资额称霸全球,这个数字占到全球清洁能源总投资的1/4。至此,中国奠定了其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军人物的地位。
2013年,中国依然计划大规模增加清洁能源装机,太阳能、风电以及水电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中国的水电规模领跑全球,占到全球水电总产能的20%。同时水电也是中国发展最成熟的绿色资源。但水电的发展己经失去动力,即便继续增长也会非常平缓,这也将中国实现绿色能源目标的机会留给了其它可再生能源。
在风电方面,中国拥有全球26%的风电装机,同样是世界之最。中国认为目前本国风电规模仍然控制在理性范围内,因为与丹麦相比,中国的风电占比依然很低,因此仍然有不小空间,超越250吉瓦也不足为奇。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15年拥有100吉瓦的风电装机,其中离岸风电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中国的光伏产业仍在扩张。尽管目前全球70%的光伏装机分布在欧洲,但中国却是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68兆瓦跃升至2011年的3.1吉瓦。但在中国的电力总装机中,这个数字仅占到难以察觉的0.3%。中国之前的光伏产业依赖出口,但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相继调整能源政策以及欧洲的“反倾销”,中国的光伏出口开始频繁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改变策略,将市场开发的重心移回本土,原本计划在2020年实现的21吉瓦装机目标已经被提前至2015年。
所有数据都在告诉世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巨大,并且正在高速向前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断恶化的顽疾,特别是对补贴的过度依赖。
光伏产业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国并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战略阻碍了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中国的光伏制造商过度依赖补贴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减少成本。
风电行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风电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呈现颓势,太过复杂的风电补贴是原因之一,税收政策是另一个原因。地方政府受到政策激励,强迫风电企业购买本地生产的设备、鼓励低级别的制造业,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行业就这样畸形地发展着。此外,风电并网和跨区输电也困难重重,中国的风电设施集中于北部的三个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导致规模化发展遭遇巨大难题。
更为纠结的是,电力设施的建设正在被地方利益捆绑。地方政府修建电厂主要是为了增长GDP,而不是满足电力需求,这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盲目建设情况。
新能源的未来需要更简单的补贴机制,并且创造一个公平和开放的市撤境。中国正在为此作出努力。自2011年8月起,装机容量小于50兆瓦的所有风电项目必须在获得政府许可和补贴之前,通过国家能源局的评估和登记。这个要求主要为了牵制地方级别的腐败和盲目扩张。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世界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风电市场的新风电建设出现了暂时性下滑。
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电网政策缺陷。在此之前,很多可再生能源项目无法投建或无法接入电网。中国的电网由国有公司垄断,缺乏有效的自由市场运作,这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是一个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