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贺迎春 施麟)中国气象局3日下午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蓝皮书称,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据蓝皮书,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2017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1981~2010年平均值)偏高0.74℃,是1901年以来的第三暖年份。
1979~2017年,北极海冰范围显著减小;南极海冰范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17年南极海冰范围异常偏小,3月海冰范围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同期最小值,9月为同期次小值。
蓝皮书称,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190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195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区域间差异明显,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其中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2017年,中国属异常偏暖年份,地表年平均气温接近20世纪初以来的最高值。
据蓝皮书,1961~2017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增减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1世纪最初十年总体偏少,2012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多。21世纪初以来,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波动上升,而东北和华东地区降水量年际波动幅度增大。2017年,中国平均降水量为641.3 毫米,较常年值偏多1.8%。
1992~2017年,中国酸雨总体呈减弱、减少趋势;2017年,全国年平均降水pH值为5.87,年平均酸雨频率为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
1980~201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201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2011年平均值高58毫米,为1980年以来的第四高位。
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1号冰川)是全球40条参照冰川之一。1960~2017年,1号冰川经历了两次加速消融过程,累积物质平衡量达–19.77米(即假定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冰川厚度平均减薄19.77米水当量)。2017年,1号冰川物质平衡量为–681毫米,处于高物质亏损状态。1981~2017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厚19.2厘米;活动层底部温度呈上升趋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
1990~2016年,中国瓦里关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逐年稳定上升。2016年,瓦里关站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04.4ppm、1907ppb和329.7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但均略高于2016年全球平均值。大气成分观测显示,2005~2017年,北京上甸子站、上海东滩站和广东番禺站PM2.5年平均浓度年际波动明显,2015~2017年PM2.5平均浓度较前期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