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高产能恶性循环
高盛集团今年6月底发布的报告《动力煤投资之窗即将关闭》引发了报道狂潮。这篇报告似乎预示着煤炭工业的末日即将来临。然而,高盛集团的本意并非如此。报告指出了限制煤炭需求增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环境保护、来自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威胁和能源效率的提升。报告认为,动力煤位于世界电能顶端的时代即将终结,而且终结时间就在不远的将来——2017年。
的确,国际煤炭市场面临环保、能源竞争和能效改革问题的困扰,而且动力煤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在经过10多年的产能扩张后,煤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格低谷期,这也是导致现有煤矿投资环境恶化和扩建困难的主要原因。
煤企一方面努力减少由于大量生产带来的高额成本,另一方面又在竭力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换句话来说,即便销售价格很低,煤炭行业也不可能轻易减产。高额的生产成本需要扩大生产量来减少单位成本,这使得产能过剩的情况更为严重,也因此形成了一个”高成本—高产能—高成本”的恶性循环圈。
未来动力煤需求不减
需要指出的是,高盛集团的报告并非预示着未来动力煤的需求将减少。报告指出,国际海运动力煤市场在2013年至2017年将每年增长1%,而2007年至2012年这个速度是7%。换句话说,海运贸易将由爆发式增长转为低速增长。有分析人士指出,海运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
高盛集团对海运市场的分析是建立在中国国内生产的煤炭在2013年至2015年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会减少煤炭进口这一预期基础之上的。高盛称,中国当前的GDP增速相对放缓,而由于高效节能行动的开展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中国国内市场对电力需求的增长甚至滞后于GDP的增长。此外,新能源的应用将会使中国的能源结构更加多元化。
中国市场不仅对于国际煤炭市场来说很重要,对于海运煤炭交易同样至关重要。由于对这个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国内煤炭消费开始萎缩,煤炭产能出现过剩,从而导致进口需求急剧下降。
但是,咨询公司伍德麦肯锡在一份长期预测报告中称,由于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供需缺口将逐步拉大,国际动力煤市场需求将再次增长,到2030年,这一缺口可能将达到10.7亿吨。届时,中国将不仅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也会从哥伦比亚、印尼等煤炭出口国进口。
在2012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在现有政策下,全球煤炭需求量很可能从2010年的49.63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63.09亿吨,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89亿吨。
考虑到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环保节能新政策的出台会限制煤炭的使用,高盛集团预计,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量将会达到58.31亿吨,2035年将达到60.26亿吨,但这一政策要到2020年后才会实行。
麦肯锡发布的这份报告还指出,即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煤炭消费量也将从2012年的20.99亿吨上升到2017年的26.09亿吨,增加5.1亿吨。而2008年到2013年增加了4.18万吨。也就是说,中国对于煤炭的消费需求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有少量的增加。
降低成本才能生存
然而,上述数据并不意味着由于盲目扩张而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立刻就能得到解决。对于煤企来说,还将面临相当长时间的激烈竞争,只有生产成本最低的那些企业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澳大利亚对此感受最深。根据罗氏公司的消息,澳大利亚现在的成本结构可以说是“难以持续”的,这意味着降低生产成本迫在眉睫。
据澳大利亚自然资源部和昆士兰州政府的官员介绍,在过去的一个财年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已经有56个煤矿关闭或者减产。然而,这些煤矿减产或者关闭所减少的那部分产量还不足以抵消一些大型煤企新上项目的产量。
澳大利亚资源与能源经济局的一位官员介绍说,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澳大利亚新增产能所耗费的成本上涨了188%,到去年已经达到每吨176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煤矿在这期间的生产成本仅从61美元上涨到73美元。
澳大利亚煤炭协会副主席认为,高额的生产成本有三分之一都源于澳元对美元汇率的上涨。此外,一般原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也是重要因素。他还说,澳大利亚大约60%的动力煤销售利润率都低于每吨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