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交易

请登录

注册

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为何“青睐”长江?

2018-04-20 14:56:44 中国环境报
A A
近日,安徽芜湖一场大火烧出的4000吨工业垃圾沿长江跨省非法倾倒的案件再次引发广泛关注。随着类似污染问题纷纷被披露,不难发现垃圾倾倒长

近日,安徽芜湖一场大火烧出的4000吨工业垃圾沿长江跨省非法倾倒的案件再次引发广泛关注。随着类似污染问题纷纷被披露,不难发现垃圾倾倒长江案件背后的几个共同点。

水上监管不严是关键

在梳理垃圾倾倒长江案时我们发现,其中不乏长江安徽段被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近万吨、2万吨上海垃圾转移倾倒苏州太湖西山景区这样的大案要案。其实细细看来,每起案件涉及的固废数量都令人触目惊心。如此庞大的工业固废、生活垃圾,来自不同的省份,怎么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不约而同出现在长江边呢?

可以说,监管不严是关键问题。长江从经济社会角度却涉及东中西11个省份。一直以来,长江流域缺乏统一的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分而治之,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这种监管割裂还体现在各地、各部门对产生了多少废物、处理了多少废物、还有哪些废物没有处理掉、这部分废物到哪去了等问题并不清楚,无法对固废的去向建立完整的台账和跟踪序列。

跨省转移藏玄机

从上海到江苏、从浙江到安徽……垃圾倾倒长江案件往往牵扯出固废跨省处理的“黑色”利益链。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工业固废、生活垃圾数量惊人,但正规企业处理能力不足,就转向地下产业链,由欠发达地区承接。

这样以邻为壑的做法,污染看似转移了,其实不然。空气、水都是流动的,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如果不能从源头治理,加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产生固废的数量、流向的全过程管控,如果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缺口无法填补,日益增长的垃圾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那么跨省转移、倾倒的违法行为就很难彻底根除。

水路隐蔽性超过陆路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大量垃圾却不断在长江沿岸出没。为何长江扮演起“垃圾走廊”的角色?固体废物非法转运由陆路改为水上说明什么?

不少案件细节一致指向,这些运输垃圾的船只被雨棚严密覆盖,与普通货船难以分辨,运输途中很难被发现。可见,隐蔽性强、机动性强使不法分子选择长江作为非法转移、倾倒固废的主要通道。同时,不法分子盯上水路运输,也暴露了水上环境监管的空白。按照现行法规,生态环境部门没有水上的执法权,而具有水上管辖执法权限的海事和运输部门又不具备甄别处置环境污染案件的能力。这使得不法分子从陆路转水路,铤而走险。

“垃圾围城”的确是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但非法处置无异于饮鸩止渴。

分析案例,我们发现,沿长江非法转移、倾倒垃圾这条“黑色”利益链的一端是非法倾倒垃圾逾千吨,犯罪嫌疑人获利数万元,另一端却是被倾倒地的政府投入逾百万元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修复。这种舍本逐末、贻害无穷的行为,不仅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和坚决打击,也留给我们更深的反思。要从源头上治理固废倾倒,不仅是环保一家的事,交通、港航、物流,甚至每个码头,都需要联动起来。

其实,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这些小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图省事、图方便而忽略环境隐患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自觉践行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