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莫成“污染搬家”
“一些土壤修复不是进行污染治理,而是成了污染搬家的过程。”日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健民的言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污染搬家”背后,折射出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门槛规范性不足的尴尬现状:一些没有资质、缺乏经验与责任感的企业进入市场,出现了层层转包、恶意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
土壤修复包括土壤调查、监测、评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产业链长,专业性强。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日益重视,土壤修复行业正在迅速发展。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前,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单行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在审议。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土壤修复方面缺乏具体标准、准入细则,“污染搬家”问题日益凸显。
据了解,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多数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而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代价甚至比水、空气污染治理更大。在我国,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治理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土壤修复行业起步较晚。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仅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30%。
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土壤状况的“底数”并不清楚。建国初与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分别进行了两次土壤普查,但主要都是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土地肥力。尽管2014年原环保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就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但有专家认为“数据相对比较粗”。
对此,不少专家和组织都呼吁,应尽快启动针对土壤污染的第三次全国土壤质量普查,以形成对土壤污染源的初步评估。
除了数据缺失,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还面临资金缺口。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为65亿元。但土壤修复产业投入高、周期长。
有专家提出,各级政府应建立金融、财税等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土壤修复的综合效益。比如政府应该考虑给予企业政策上的优惠,在土地利用、银行贷款、税收等领域给予支持。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形成稳定的商业盈利模式,才能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修复行业,弥补资金缺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只有在规范准入、严格监管的同时,鼓励引导土壤修复行业健康发展,才能让土壤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