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3日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8年春季高峰会议上,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二司司长汤搏透露,根据人大要求,《核安全法》颁布一年左右应把配套的一些法规、规章配齐,例如正在制定的核设施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核设施规划现有区域管理办法等,这个是今年的重要工作,同时近期将会对原有一些文件进行完善、配套和修订。
“目前核燃料产业园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毅韧在会上表示,今后我国将优化核燃料产业布局,在核电相对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具有国民竞争力的核燃料产业园,为核电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介绍,截至2017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7台,装机容量3581万瓦,位列全球第四;发电量2474.69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3.94%,位列全球第三。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核发电量占比超过15%,达到美欧俄等核电先行国家的发展水平。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
但不及预期的是,近两年都没有新核电项目获批。国家能源局出台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年内计划开工6-8台机组。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余剑锋认为,未来10-15年,是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关键期。今后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性,经济可接受性、自主化等方面继续加快创新、攻关和引领步伐,到2030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应占我国发电量的10%左右,达到目前国际平均水平,应保持每年分别新开工和投产8台左右三代核电机组,在核安全水平上要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政策研究组组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副总经理黄峰预计,三代核电将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初步测算,届时国内核电机组造价可以控制在16000元/千瓦左右(按不变价测算),与计入环境成本的火电电价相比也具备潜在的竞争力。
在核电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在材料感性、食品农产品辐射加工和医学,公共安全等方面也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水平的完备产业体系。王毅韧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年产值达3000亿元,但仅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0.3%左右,远低于欧美等核能发达国家3%到4%的水平。今后,将加强工业用各类放射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经营与技术服务,并逐渐形成规模化的发展,大力提升核技术在材料、核放射仪器仪表等产品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