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山填埋地下,这种造假伎俩实在不高明,背后或是相关部门胆子太大,可根本上则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扭曲政绩观下漠视环保的恶果。
据中国之声报道,去年11月,浙江温岭市一座垃圾山长期困扰附近居民,群众举报后,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此进行督查,当地政府承诺11月底完成垃圾清运。去年12月,记者发现这里依旧垃圾成山,当地政府再次承诺今年1月底前完成清运。然而,记者近日回访发现,号称已清运完毕的垃圾不少被填埋到了地下,造成了二次污染。
两次向督察组承诺清运垃圾山,并高调宣称对清运工作很重视,整个过程监管也很严格。结果两次食言,将垃圾山填埋地下了之,还面对手握线索的记者公然扯谎,特别是有街道办干部刚说“垃圾山的清运工作已在今年1月顺利完成,不存在居民反映的情况”,就被民众叫来挖机一挖就是轮胎、鞋料、塑料、酒瓶等垃圾“打脸”,这实在是让人尴尬。
到头来,恶臭扑鼻的垃圾污染的是环境,而“假装治污”所污染的则是政府公信力。环境生态修复向来成本巨大、很是不易,而政府公信力的修复更是“难上加难”。
最近,央视等媒体密集曝光了一些地方污染防治方面的种种乱象,比如山西洪洞县三维集团违法排污问题、陕西黄陵煤化工公司污染问题、河南内黄县陶瓷园区污染问题等,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梳理这些污染案件不难发现一些相同点:污染问题存在已久,当地群众屡次举报,相关部门视而不见,甚至出现了一边治理一边污染、越治理越污染的怪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污染抬头和“假装治污”现象并非个案,个别地方所谓的“铁腕治污”“向污染宣战”等,也许已经沦为一种口号和姿态,督察组来了就“表演一番”,督察组一走依旧我行我素。
回到温岭此事上,把垃圾山填埋地下,这种造假伎俩实在不高明。客观讲,这种造假不是企业胆子太大或侥幸心理太强所能解释的,而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扭曲政绩观下长期漠视环保、习惯成自然的恶果。此外,造假动力大于造假成本、污染背后可能存在保护伞等,也是“假装治污”花样层出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当地市政府有关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着手调查,并表示立即落实整改,将埋在地下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及时向媒体通报。但对此事中欺上瞒下的有关责任人员,也该依规启动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