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分委会秘书长、国电龙源环保创新中心主任路光杰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分委会秘书长、国电龙源环保创新中心主任路光杰:氮氧化物深度减排成功与否是非电行业能否超低排放的关键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当前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呢?
路光杰:党中央、国务院对绿色发展的要求和全民的环保意识都空前提高,全国上下都有强烈的改善环境的愿望。在前几十年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又提供了大量的新机遇。从我本人的专业角度来说,这其中就有燃煤烟气的治理。从宏观角度来看,燃煤电站占了全国总耗能的一半,非电行业又消耗了另一半。不过,我们对于污染物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具体来说,非电行业污染防治从2018年开始“真搞了”,原先由于监管不利,非电行业行业内有缺点有错误。当前这是一拨新机遇。
主持人:大气污染防治从电力行业转向了非电领域,您觉得目前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是否满足?
路光杰:总体上来看基础是有了,不过专家们却是各有各的意见。应该认识到,老百姓对改善环境的要求很急迫。发达国家30年走完的发展路,我们用3年就干完了,这就不可避免地集中出现一些污染问题。技术储备上,对个别污染物的控制,我认为还有一些不足。非电行业燃煤污染控制的关键就是氮氧化物。必须要承认,截至目前还不能说有一些业界普遍认可的、成熟可靠的标准,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不过很多厂家和专家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如果用过去的、宽松的标准,很多地方是可以达到的,满足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的要求50mg/m3。这是否意味着技术已经成熟呢?首先是氮氧化物排放是否达标,第二个就是是否可靠。成熟的标志是环保装置可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就像家用汽车,什么时候想开就开,一段时间之内保证不出问题。第三个就是控制二次污染。这个问题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回答专业人士的质疑,脱硫之后的石膏,脱硝存在的“氨逃逸”,除尘产生的粉煤灰,对于这些问题就要毫不含糊地摆在桌面上。可能还有一些没有检测到的污染物,例如汞、三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一个是技术方面要成熟,高效、可靠、无二次污染、长期稳定,只有这样的技术才是可靠的技术。目前个别技术与政策要求和人民需求有脱节的问题。
那么有现成的控制氮氧化物的技术吗?我认为有,只不过我们要多花一点钱,多消耗一点能源。电力行业已经做了,因为它肯花钱。氮氧化物控制的核心问题是烟气的温度低。解决它,对煤脱硝加热就可以了。总的来说,行业当中没有达成共识,也不能说谁好、谁不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靠谱的技术,也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监管,大家一定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在非电行业的污染物控制标准这么严,甚至远远领先于欧美。
主持人:您作为脱硫脱硝专委会,未来可以在哪些方面给非电领域的超低排放提供一些好的支撑呢?下一步有哪些动作?
路光杰:国内在非电燃煤烟气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上有很多分歧,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以理服人,要经常组织集中活动,搭建各种平台,组织大家进行研讨,把这些事情讨论清楚,向标准制订者谏言。我觉得非电领域的超低排放技术,不会像火电领域一样,它的难度很大。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经济代价比较高。火电的超低排放是对现有技术的外延、扩展,它不是重大的技术创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老老实实地承认。非电行业呢?我认为成熟技术目前是不存在的。因为烟气成分非常复杂,净化是很不容易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发达国家的国家层面超低排放标准,也没有达到这么严格的。
对于非电行业燃煤烟气的超低排放改造,将有政策和资金上的补贴。不过这种补贴按照现有的信用机制是行不通的,必然会造成钻空子、套取补贴的现象。电厂可以补贴电价是因为电这个产品不能储存,需要赶快计量,之后马上给补贴。现在非电各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包括水泥行业、陶瓷行业等。不过我认为脱硫除尘都有条件达标,氮氧化物“这张纸”要撕下来。
主持人:非电领域的超低排放标准现在还没有定论吗?
路光杰:国家层面的标准已经出台,地方层面已经有实施。有一个地方开始实施,其他的省、市就会跟进,使之成为一个行业中的法则,谁不遵守就要出局。我现在很担心氮氧化物控制的问题。氮氧化物是非电领域污染控制环保指标的成败关键。需要把标准研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