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环保产业却正经历最冷“严冬”。
“这不是一次缓慢发酵,而是不同于以往的断崖式危机,行业已是哀声一片。危机去年底开始至今,大的政策环境如若不变,还将持续1年-1年半。目前,虽没人能预测最终结果,但可判断,这是2008年以来环保产业遭遇的最严考验。”近日在2018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现场,北控水务集团高级副总裁于立国这样告诉记者。
环保产业深陷危机——这是在场20多位企业家代表的一致观点。近期陆续公布的2018年中期预报也佐证,行业收益严重下滑,资产负债率同比提高,多家企业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包括中节能在内的龙头企业纷纷出现债务违约。
国家空前重视环保工作、政策环境一片利好,如今正是环保企业摩拳擦掌、大显身手的时机。危机到底从何而至?行业可否逆风翻盘?
危机四起 冲击强烈
“我常给金融界的朋友开玩笑,上海、香港等全球金融中心,基本都建在沿海地区。如不重视环保,未来海平面上升,你们可能都要搬到山上去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俊的一席话,引发现场阵阵笑声。
根据主办方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下称“环境商会”)安排,论坛开场谈的不是污染治理、环保技术等行业热门话题,包括马俊在内的两位经济学专家首先发言,关注点落在了“金融”。这或许不是偶然,近期业内一连串“反常”事件足以引起反思。
先是集中爆发的债务危机。以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见长的神雾集团资金链断裂,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分别被司法冻结3.17亿、3.49亿股;国内第一大生物质发电明星企业凯迪生态,被曝出有息债务147.5亿元,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C;央企中唯一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节能集团也未幸免,4只债券被暂停上市,总规模达50亿元……近半年来,接近30家环保企业接连中招。
危机还体现在企业与政府合作的PPP项目上。作为重要发展方式之一,PPP项目曾大受环保行业青睐,其数量、投资额增长之快引得叫好不断。如今,这些项目似乎成了“烫手山芋”。“继续做,越亏越多;断然放弃,政府又没钱结算,亏得还是企业。不少项目进退两难、难以支撑。PPP项目资不抵债、重新谈判、清理出库等现象,近期不在少数。”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批企业现已选择“断臂求生”,希望找到下家出让项目。
“近期,资本市场对环保产业的态度确实由热转冷。多重因素叠加之下,行业正遭遇来自方方面面的强烈冲击。”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坦言。
内功不足 忽视风险
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正在受到空前重视。无论从规划目标、政策支持,还是实际行动层面,环保都是“硬任务”。如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所言,“成绩取得与环境产业界卓有成效的贡献分不开”。
2016年,环保产业以1.5万亿的销售规模,大步迈入万亿等级;2017年,行业再创新高,收入较同期增长17.4%。一度风光无限,如今为何身陷困境?
马俊指出,问题并非一日形成,环保产业特性早已埋下危机。“要扭转不合理的产业、能源及交通结构,测算显示需4万亿资金。但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投入也就3000多亿,连10%都不到。这意味着,须靠民间资本、社会力量的支持。环保项目运行动辄10年、15年,周期普遍较长。参与企业免不了向银行贷款,但我国银行的平均贷款期限却只有2年。短期内不断再融资或把短期贷款拿来做长期投资,导致企业风险加剧。”
其次是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很多人认为,环保市场非常大。有的蜂拥而至,却也有人万劫不复。”在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看来,企业若未把握好自身内功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也有可能栽跟头。
一是来自企业本身的资金风险;二是“回款难”带来的支付风险。“有时不是不想做项目,而是复杂背景下,我们必须谨慎考虑。”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表示赞同,尤其对民企而言,需做好风险防控的充分准备,“比如,民企的优势在于技术和运营服务,而不是资金,对此就应扬长避短。”
此外,还因部分企业无序扩张、过于冒进。“环保产业近年迎来一个不小热潮。博天去年才刚上市,如果早点,也难保证自己不会‘疯狂’。”赵笠钧笑称。他指出,企业投资还需冷静,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机会来了,一定要先评估自身实力。过分冒进,机会实则成了陷阱。”
洗牌重组?绝地反击?
“其实,危机也不完全算坏事。”于立国话锋一转,“环保行业在发展中已出现一些不健康因素,别说‘蓝海变红海’,甚至是有些‘发紫’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次优胜劣汰、洗牌重组的过程。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生存下来。”要绝地反击,环保企业还缺什么?
“不要将目光盯在资本运作、拿项目上。应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黄润秋首先支招。他举例称,我国燃煤电厂经历了1997、2003、2001年三次烟气治理升级,排放标准显著提高;2016年,又通过超低排放改造,让二氧化硫、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大幅降低。技术创新不仅有效解决燃煤污染,协助改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格局,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坚实保障。“可想而知,就这一项技术对我国污染治理的贡献有多大。”
环保企业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之一,要主动做好集成创新,尤其在引进吸收的同时要做好再创新。“可惜的是,目前在这块有战略眼光的环保企业不多,这是每一个环保企业家的责任。”黄润秋称。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相关末端治理的环境技术现有很多,但更为困难、更受关心的是,如何加大创新供给、突破治理成本。“长远来看,环境污染替代性技术和替代品的技术,智能化收集和处理技术的创新活动将更活跃,前端处理与新兴技术相融合的创新成为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需提升环保工程的质量保障。“治理效果依赖于环保工程,工程依赖质量,而质量问题一直是环境产业面临的重大难题。在此方面,我们吃过很多亏,也有不少教训。”黄润秋称,很多时候,往往不是技术不行,问题出在管理上。
针对融资难等“先天不足”,马俊透露业内目前也在探索解决方案。“比如,尝试建立环境资源的抵质押系统,碳排放权、用能权等都可能被企业用作获得融资的方式。相关机制正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