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入党章。“两山论”为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通过对“两山论”进行更深入探索,笔者将从资源环境角度探析“两山论”的内涵和转化途径。
一般来讲,绿水青山泛指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森林、大气、化石能源以及由基本生态要素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经济属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使用功能,通过人类经济活动产生资源产品价值。如水资源开发利用后水资源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参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经济利用价值。生态属性表现为自然资源能够提供生态产品与服务,包括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土壤保护、养分循环、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笔者认为, “两山论”中绿水青山所指的自然资源,应该是在一定生态环境底线水平上的山与水,不是泛指区域内所有的山与水,也不是单指特别高品质的山与水,是相对比较基础上的绝对值的概念。概括来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以绿色发展模式持续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态环境资源应该就是绿水青山。既可以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可以是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哈尔滨的雪”。
金山银山可以理解为经济收入以及与收入水平关联的民生福祉。不管是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时代,对物质生活的追逐和对生活满足感的需求,一直是经济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是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价值的体现。在“两山论”及其实践中, 金山银山是转化目标,也是绿色发展的目标。从狭义角度理解,代表了经济发展或经济收入。从广义角度讲,代表的是经济收入以及与收入水平关联的民生福祉。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生态环境治理的高投入和公益性,一定质量和数量的金山银山,也是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反哺绿水青山的基础和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深层次的内涵和境界,特别是“就是”二字,还原了绿水青山本身的价值面貌,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基于前述分析,笔者试图将“两山论”理解为青山金山同在、经济生态均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生态环境资源基础是“两山”建设的两个重要基础,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转化。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前进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经济的生态化,既包括传统工业的绿色化和发展绿色产业,也包括消费绿色化,最终形成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护好绿水青山。
另一方面,在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家底的同时,要注重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寻找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和路径,发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大金山银山,即实现生态的经济化。而在实现生态经济化的过程中,通过财税制度(资源税、环境税、碳税等)、产权制度(水权、矿权、林权、用能权等自然资源产权)、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循环补贴、低碳补助)等环境经济学手段,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正内部性的外部化。引导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回归与有偿使用,是盘活生态资产的前提和路径。
为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目标,按照生态文明总体建设要求,应着眼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4个方面。
夯实生态支撑,护好绿水青山。要实施工业源、农村农业污染源、机动车污染源等专项治理,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坚守环境质量底线,全面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供给水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分类分区引导生态功能区发展,系统提升生态资源资产保障能力。
发展生态经济,做大金山银山。以产业生态化为导向,完成从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转变、从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的转变、从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转变。注重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寻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按照“两山论”要求,培育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美丽乡村、绿色城镇,以及特色休闲旅游、创新创业、生态治理经营、森林小镇建设典型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创新。
做好制度支撑,激活万水千山。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绿水青山自身价值的回归,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加强区域协作,从流域、省域乃至跨区域尺度,建立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协作机制,增进“绿水青山”保护的惠益共享。建立典型模式推广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两山论”实践进程。
强化文化建设,共享绿水青山。深入发掘儒家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等传统的生态文化资源,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环境服务惠民体系,实施生态文化普及化战略,让生态价值、生态道德、生态习俗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鼓励公众参与,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