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众沟通和信息公开,普及核科学知识,对于核能安全高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核安全法》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一章。2018年是《核安全法》实施元年,今年“8·7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是《核安全法》实施后第一个依法举行的公众开放日。
2018年8月7日,中广核第六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在大亚湾、台山、阳江、宁德、红沿河、防城港六大核电基地联动举行。本届开放体验日活动以“五彩缤纷科普清洁能源 共聚合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在活动主会场——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活动现场,“首个核电科普机器人发布”、“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受聘核电科普大使”等核电科普新招频出,引起了到场嘉宾、媒体及公众的热烈反响。
九位“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受聘“核电科普大使”
在此次活动中,有9名“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荣誉获得者来到中广核“8·7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现场,包括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杜少中,找钢网首席战略官兼高级副总裁、前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持人郎永淳,中华对角羚保护站荣誉站长、生态摄影师葛玉修,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乔乔,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晓健,法制日报经济部主任记者郄建荣,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保中心主任张统,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郑文春等。
这9位“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被中广核聘任为“核电科普大使”。未来他们将踊跃宣传国家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核电等清洁能源科普行动,持续向公众科普核电“清洁、安全、环保”的能源属性。
郎永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这一活动,让我们走近核电、了解核电,核电是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希望今后能开展更多这样的科普活动,并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方式,来让更多的公众走近核电、了解核电,共同把核电这一清洁的能源带到我们身边、点亮我们的生活。”
临时演习,应急人员15分钟内全部到齐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如何做好核应急工作是公众对核电发展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也是《核安全法》对核设施营运单位的要求。本次“8·7公众开放体验日”还迎来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警察总局一行。在参加了“8·7公众开放体验日”大亚湾主场活动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警察总局和国家核安全局一行共同对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应急指挥中心、消防站及低空飞行物防御系统进行了调研。
在参观应急指挥中心过程中,参与调研的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要求大亚湾应急组织开展紧急启动演习,以检验应急指挥体系的有效性。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天决定临时演习后,工作人员11:39分发出了演习通知,4分钟后第一个人抵达,最后一人抵达是11:53。大家到场后非常冷静,忙而不乱,从容换装,按照程序开电脑了解情况。国家核安全局派驻的驻场监督员也在接到信息后5分半钟率先赶到现场。15分钟内人员全部到岗开展应急工作。”
他表示:“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应急人员是生命线中的生命,开展核应急工作是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如果我们的人员不能按时到岗,那么预案就成了摆设。应急人员要有绝对的安全意识,要有科学的预案,要有有效的措施,要有充足的能力。这是从事核应急工作必须坚持的理念。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是应急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希望对于核应急工作,大亚湾基地、中国广核集团、全国各核电基地的应急人员一定要把它坚持下去,常演常练,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警察总局一行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应急人员快速到岗及严谨认真的应急态度表示高度赞赏。
据悉,按照国家规定,我国各大核电基地目前已经建立国家、省级人民政府、核电企业三个层面的应急响应机制和组织。核电站投入运行前,核电站的核应急准备工作必须全部合乎要求。核电站投运后,如发生异常情况,将根据规定程序进入应急状态,核电站的应急组织会及时启动,国家核应急组织和地方政府也将做好应急准备,根据核应急法规和程序,采取相应行动,保护公众安全。
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表示,中广核一直按照公开、透明的理念,开展公众沟通活动,“对于我们而言,天天都是开放日,我们六大基地累计参观人数已经超过65万人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核电深度开放、常态化开放,欢迎政府领导、各界专家学者、媒体和社会公众走进核电基地,用所见、所闻、所感消除疑虑。我们也会严格按照《核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核应急工作,做到让公众放心、人民信赖、国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