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能源安全新战略思想作为基本遵循,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重大使命。那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去煤化”是否适应当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
“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赋存的天然特点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国能源工作的第一任务,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建立在本国能源资源赋存条件的基础之上。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结构并极不平衡,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而石油储量小,分布少,天然气也一样。
从国内能源消费来看,2016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石油占18.3%,天然气占6.4%,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13.3%,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煤炭消费在下降,但依然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从国际上看,2016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比重为4.6%,而消费量却占到13.1%,天然气生产量占世界3.9%,消费量占5.9%,煤炭生产量占世界46.1%,消费量占世界50.6%,也就是说,在煤炭去产能的情况下,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不能自给自足,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单从天然气来看,2016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68 亿立方米,消费量2058 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近700 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34%。
从能源储量上看,2016年,我国主要矿产基础储量石油为349610.7万吨, 天然气为51939.5亿立方米,煤炭为2440.1亿吨,按照2015年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进行统计,如果依靠我国自身资源, 煤炭可支撑61年,石油为6年, 天然气为27年。
从我国能源的禀赋情况看,我国只有煤炭是丰富的,居世界第三位,能够自主支持我国能源的安全,其他能源均受到进口的各种情况影响。
我国能源安全应建立在能源赋存之上
为了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环境,2017年我国在北方京津冀及附近地区实行煤改气、煤改电的大规模改造,但供暖季来临却发现没有足够的天然气。2017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0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生产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进口天然气817亿立方米,增长28.9%。即便这样,也无法满足供应。最后只能在很多地方恢复原供暖方式。
尽管这些年我国逐步在使石油和天然气的购买渠道和运输多元化,并在国外建立一些石油管道和转运港口,但我国进口的大量能源主要还是要通过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等主要国际水域,大规模进口必然受制于人,这种被动状态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进口渠道被限制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致命的,影响巨大,如联合国安理会2017年12月22日通过了对朝新制裁的第2379号决议,该决议几乎完全限制朝鲜进口精炼石油产品的可能,这被朝鲜“将其视为战争行为”,可见这种制裁会对朝鲜产生什么样影响。因此,我国的能源安全需要一方面继续扩大石油天然气的外购渠道和路径,另一方面必须把能源安全建立在自己天然优势即煤炭之上。事实上,除了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任何一个大国都必须把能源安全建立在自己的资源赋存基础之上,否则一旦出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整个国家能源安全将无法保证。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煤炭清洁利用
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煤炭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脱硝等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可以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提升燃烧效率,极大减少污染物排放,煤炭清洁利用已经逐渐成熟。
2015年11月24日,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神华国华三河电厂3号机组环保排放监测报告,标志着该厂4台机组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全部完成改造并通过环保验收。自此,京津冀实现了首家燃煤电厂全厂“近零排放”。除河北省外,多地都在探索、改进煤炭排放模式,部分电厂通过多元的技术创新和集成优化实现了“超低排放”,而且一度电一分钱的超低成本也让燃煤电站从此扔掉“大气污染大户”的帽子。
由此可见,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对煤炭的清洁利用,没有必要搞去煤化的大跃进,给国家能源供给带来严重负担。
其实,我们也非常希望清洁能源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我国的资源赋存条件却无法支撑这一点,就象沙特、伊朗也不可能建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样,国家的资源赋存条件是保证能源安全的基础。
近些年来美国煤炭消费不断下降,但那是建立在美国页岩油革命美国石油、天然气产能不断增加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也将能源问题列为政府要优先处理的“头号问题”之一。
经济因素影响能源选择
除了能源安全之外,经济因素在我国能源使用选择上同样起重要作用。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量进口,但我国并不主导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权,大量进口花费大量外汇。最近我国天然气需求暴涨也拉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大涨,9月上旬LNG价格的3127元/吨,11月中旬之前,国内天然气市场还较为疲软,到了11月28日,已经达到7000元/吨,短短十余天,部分地区涨价高达3000元/吨,12月中旬突破万元大关。12月18日,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1.2万元/吨。根据测算,今冬缺口预计达129亿方,同比增加20%,而国内产量增速仅仅是9%!可以想见,随着我国天然气进口需求的增加,国际天然气价格还会上涨。这使得居民和企业用气成本不断上升。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5.650, -0.09, -1.57%)、核能等等,我国风能、太阳能发电量也居世界前列。但是,这些能源发电成本是远高于火力发电成本的,它们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如果北方大面积实行“煤改气”、“煤改电”各级地方政府无疑会负担沉重。而如果没有财政补贴,目前清洁能源是很难有竞争力的。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水平还不高,低成本仍然是我国工业的主要优势,一旦天然气、电力成本上升,我国工业企业是难以承受的,实体经济将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煤炭逐步减量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一过程绝不能操之过急,任何能源决策必须考虑到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条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上的可承受性,必须科学合理。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煤炭清洁利用上面,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应该建立在煤炭基础之上,这一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