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打”就能赢
1982年,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处秘书时,他就开始跟洋人打反倾销官司;1997年1月至2003年8月,担任中国 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期间,他专职跟欧美打官司。
跟洋人打了30多年交道,他在欧美大名鼎鼎,洋人称其为中国“反倾销第一人”。
他就是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
“我是把他们看透了。”6月10日,周世俭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中国如何应对欧盟光伏产品双反。
年底终裁,投票出现平局就是我们输
记者:临时反倾销税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吗?我们该如何理解欧盟这一举措?
周世俭:临时反倾销税的确切名称叫保证金。这个保证金其实不是让中国企业交,而是要征欧洲当地进口商的税。之所以叫保证金,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年底的最终裁决才算数,初裁就是交保证金。到最后终裁,如果不是反倾销,之前所交的保证金就要退还给进口商;如果终裁结果是反倾销,而终裁比例比保证金幅度低,多退少补。比如终裁比例是9%,那多交的两个点要退还给进口商。如果终裁比例是15%,差额的这部分就得补交。虽然不是中国企业交税,但是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欧洲人一看征税了,要是能买别的国家的光伏产品就不买中国的了,这样我们的光伏产品就出不去了,工厂就要关门,工人就要下岗、失业。其实,从6月6日初裁那天起,就已经起到了阻挡我国的光伏产品进入欧洲的作用了。
记者:为什么还有这两个月的期限?
周世俭:之所以要延长两个月,就是欧盟要拿这个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底牌,逼着中国机电商会让步。同时,这两个月也是在我国强大的压力下做出的让步,税率从47.6%压到了11.8%,尤其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出面施加压力的结果。
记者:根据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欧盟委员会年底的投票至关重要,这里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周世俭:反倾销最后的关键是年底的终裁,终裁之前27个国家代表要投票,投票是一针见血的。目前看,27个国家中14个国家反对就能起到作用。据我所知,现在商务部也让各个驻欧洲使馆的人员在做工作,但工作一定要做扎实,一定得要他们有明确表态。需要注意的是,在7月1日之后,克罗地亚加入了欧盟成员国,这样就变成28个国家了,到时就得有15个国家明确表示反对才管用,14:14都不行。欧盟实行的是一国一票制、简单多数通过的方式, 即弃权视为同意采取反倾销措施。这一点包括美国的反倾销法跟欧盟都是一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6个委员,当出现3:3平局的时候,我们认为是达成平局,但是美国法律规定外国企业败诉。这里面没有道理可讲。这也提醒我们要多长个心眼。
欧洲没能力、没资格和我们打贸易战
记者:这一次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引发的贸易摩擦,您能否预测一下最终的结果?
周世俭:只要中国政府肯立足于“打”就能赢。就怕有些人一直抱着“谈”的想法,即便是跟他们谈,也一定要在“打”的基础上去谈。我认为葡萄酒这一招还不够狠。我们手里的牌有的是,比如汽车、手机,再加上空客,这几个哪一项都是几百亿的金额。真要动这个,我认为我们就胜了。
光伏这件事我们要搞对等报复,欧盟制裁我国的光伏产业超过200亿美元,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倾销案。我们打他的葡萄酒才10多亿美元,根本不对等,所以必须加码打痛他们,他们才能老实。
记者:在您看来,这次的贸易摩擦会否引起贸易战?
周世俭:应该不会,即便有贸易战,我们也不怕。现在欧洲经济这么差,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我们打贸易战。
记者:基于目前光伏产业的现状,您是否看好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
周世俭:我看好。国家改变政策了。而且国家现在之所以这么重视光伏产业,主要是这个案子的金额确实太大了。光伏产业,国家一定要扶植,而且要充分利用欧洲多数企业。据说欧洲有450多家企业都站出来反对,因为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是从欧洲进口的,现在竟然不允许我国出口太阳能电池板了,那我们也不买欧洲的多晶硅了,这样欧洲生产多晶硅的工厂就要关门。就是要告诉欧盟,如果制裁中国的光伏产业,结果是双输,中国得不到便宜,欧洲也得不到便宜。
欧盟光伏产品双反案凸显政府力量
光伏案自去年9月立案调查以来,对于目前的结果,中方并不满意,但这已经来之不易。“这是中方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我认为这其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局外人也许并不知道,税率从此前欧方拟定的47.6%下降到11.8%,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打电话给欧委会主席巴罗佐而取得的成果。“这次光伏案,李克强总理是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巴罗佐,这在以前比较少见。
在普通人看来,光伏双反案本是一宗经济案件,现在因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已经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有很大效果,如果没有李克强总理打电话,这事儿恐怕还悬。”何茂春向记者分析。
欧盟初裁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打击不言而喻。欧盟委员会公布初裁结果之后的第三天,6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专程来到河北的光伏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他表示,“最近光伏产业很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当前中欧谈判成效是有的,但谈判没有结束,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挺过两个月。”
“李克强总理亲自深入企业视察,为遭遇困难的中国光伏业"打气",一方面向欧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惧怕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遏制这一不良势头。另一方面彰显出政府高层对光伏问题的高度重视,深入民情,体恤民心。”周世俭说。
1982年,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处秘书时,他就开始跟洋人打反倾销官司;1997年1月至2003年8月,担任中国 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期间,他专职跟欧美打官司。
跟洋人打了30多年交道,他在欧美大名鼎鼎,洋人称其为中国“反倾销第一人”。
他就是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
“我是把他们看透了。”6月10日,周世俭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中国如何应对欧盟光伏产品双反。
年底终裁,投票出现平局就是我们输
记者:临时反倾销税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吗?我们该如何理解欧盟这一举措?
周世俭:临时反倾销税的确切名称叫保证金。这个保证金其实不是让中国企业交,而是要征欧洲当地进口商的税。之所以叫保证金,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年底的最终裁决才算数,初裁就是交保证金。到最后终裁,如果不是反倾销,之前所交的保证金就要退还给进口商;如果终裁结果是反倾销,而终裁比例比保证金幅度低,多退少补。比如终裁比例是9%,那多交的两个点要退还给进口商。如果终裁比例是15%,差额的这部分就得补交。虽然不是中国企业交税,但是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欧洲人一看征税了,要是能买别的国家的光伏产品就不买中国的了,这样我们的光伏产品就出不去了,工厂就要关门,工人就要下岗、失业。其实,从6月6日初裁那天起,就已经起到了阻挡我国的光伏产品进入欧洲的作用了。
记者:为什么还有这两个月的期限?
周世俭:之所以要延长两个月,就是欧盟要拿这个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底牌,逼着中国机电商会让步。同时,这两个月也是在我国强大的压力下做出的让步,税率从47.6%压到了11.8%,尤其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出面施加压力的结果。
记者:根据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欧盟委员会年底的投票至关重要,这里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周世俭:反倾销最后的关键是年底的终裁,终裁之前27个国家代表要投票,投票是一针见血的。目前看,27个国家中14个国家反对就能起到作用。据我所知,现在商务部也让各个驻欧洲使馆的人员在做工作,但工作一定要做扎实,一定得要他们有明确表态。需要注意的是,在7月1日之后,克罗地亚加入了欧盟成员国,这样就变成28个国家了,到时就得有15个国家明确表示反对才管用,14:14都不行。欧盟实行的是一国一票制、简单多数通过的方式, 即弃权视为同意采取反倾销措施。这一点包括美国的反倾销法跟欧盟都是一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6个委员,当出现3:3平局的时候,我们认为是达成平局,但是美国法律规定外国企业败诉。这里面没有道理可讲。这也提醒我们要多长个心眼。
欧洲没能力、没资格和我们打贸易战
记者:这一次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引发的贸易摩擦,您能否预测一下最终的结果?
周世俭:只要中国政府肯立足于“打”就能赢。就怕有些人一直抱着“谈”的想法,即便是跟他们谈,也一定要在“打”的基础上去谈。我认为葡萄酒这一招还不够狠。我们手里的牌有的是,比如汽车、手机,再加上空客,这几个哪一项都是几百亿的金额。真要动这个,我认为我们就胜了。
光伏这件事我们要搞对等报复,欧盟制裁我国的光伏产业超过200亿美元,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倾销案。我们打他的葡萄酒才10多亿美元,根本不对等,所以必须加码打痛他们,他们才能老实。
记者:在您看来,这次的贸易摩擦会否引起贸易战?
周世俭:应该不会,即便有贸易战,我们也不怕。现在欧洲经济这么差,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我们打贸易战。
记者:基于目前光伏产业的现状,您是否看好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
周世俭:我看好。国家改变政策了。而且国家现在之所以这么重视光伏产业,主要是这个案子的金额确实太大了。光伏产业,国家一定要扶植,而且要充分利用欧洲多数企业。据说欧洲有450多家企业都站出来反对,因为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是从欧洲进口的,现在竟然不允许我国出口太阳能电池板了,那我们也不买欧洲的多晶硅了,这样欧洲生产多晶硅的工厂就要关门。就是要告诉欧盟,如果制裁中国的光伏产业,结果是双输,中国得不到便宜,欧洲也得不到便宜。
欧盟光伏产品双反案凸显政府力量
光伏案自去年9月立案调查以来,对于目前的结果,中方并不满意,但这已经来之不易。“这是中方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我认为这其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局外人也许并不知道,税率从此前欧方拟定的47.6%下降到11.8%,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打电话给欧委会主席巴罗佐而取得的成果。“这次光伏案,李克强总理是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巴罗佐,这在以前比较少见。
在普通人看来,光伏双反案本是一宗经济案件,现在因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已经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有很大效果,如果没有李克强总理打电话,这事儿恐怕还悬。”何茂春向记者分析。
欧盟初裁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打击不言而喻。欧盟委员会公布初裁结果之后的第三天,6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专程来到河北的光伏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他表示,“最近光伏产业很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当前中欧谈判成效是有的,但谈判没有结束,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挺过两个月。”
“李克强总理亲自深入企业视察,为遭遇困难的中国光伏业"打气",一方面向欧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惧怕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遏制这一不良势头。另一方面彰显出政府高层对光伏问题的高度重视,深入民情,体恤民心。”周世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