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趋势学家里夫金表示,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横空出现,即创建21世纪高科技智能绿色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信息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它正在哪些领域发生变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兼秘书长张新红。
记者:人类早已进入信息社会,是不是意味着信息技术革命已经终结?
张新红:如果仿照工业革命的阶段划分方法,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信息技术革命开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46年。但真正能够称得上革命性的变化还得从互联网的商业化开始算起,至今也只有20年多一点的时间。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渗透,才使得信息革命呈现出聚核裂变效应。
当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化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生产力性质和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人类便进入了信息社会。200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信息社会日,这标志着人类已开始进入信息社会。前些年有人担心摩尔定律将失效,信息技术革命将走到尽头。现在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信息技术革命仍在继续,而且正在孕育新的、更大的突破,这是个基本判断。
记者: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三方面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那么信息技术在其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新红: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就像是水银铺地般的无孔不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广泛探讨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都非常重要,我认为它们与信息技术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核,而信息技术是其中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一种通用技术。这就是它的可爱之处也是它的伟大之处,相比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来说,信息技术有着更大的社会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将带动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会引发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革命。
记者:既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远未终结,那么它面临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张新红:信息技术发展远未终结,在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高速度、大容量、宽带化、泛在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高速度方面,以著名的摩尔定律为代表,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大容量方面,光纤传输的速率变得越来越高,原来光纤取代铜线电缆就是重大的革命,现在一根头发丝细的光纤可以让八千万人同时通话。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在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的时候,基本上都把宽带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都制定了宽带化发展战略。泛在化即广泛存在的网络,它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能为基本特征。
记者:您曾提出一个观点:“21世纪的亚当·斯密即便不产生于中国,也与中国脱不了干系”。怎么理解这句话?
张新红: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而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有显著区别,所需要的经济学理论也将有很大不同。社会基础变了,经济学也将面临重构。如果将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经济学称之为工业社会经济学或传统经济学,那么以信息社会为基础的经济学也可以称之为信息社会经济学或新经济学。
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环境下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一些经济学基本假设面临不同程度的实践挑战。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信息高度连通、人的追求和发展理念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许多理论如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得可笑甚至可怕了。
后危机时代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尝试着进行理论创新。杰米里·里夫金可算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开拓者之一。里夫金自己承认2009年才开始注意到互联网的影响,之后便来了个大转弯,2011年《第三次工业革命》甫一出炉便博得满堂喝彩。又两年,他的《零边际成本社会》再次振聋发聩。他自己说这本书非常细致地描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演进过程和即将出现的变革。应该说,里夫金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也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大变革才刚刚开始,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经济学理论,我期待信息时代的亚当·斯密。21世纪的亚当·斯密即便不产生于中国,也与中国脱不了干系。因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实践很丰富,中国的表现更多彩。
记者:“互联网+”正在成为全民热词,也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认识互联网、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张新红:有人说互联网是一种技术,还有一种人说互联网是通讯网络,还有人说互联网是渠道;也有人说互联网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有人说,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媒体、新的媒介;也有人说,互联网是一个产业。这么多说法,哪个对?哪个不对?我认为都对,实际上,未来中国发展互联网经济,必须全面考虑这些东西,不能只考虑其中一个方面、一个侧面,忽视其他方面。这是我们首先要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
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先导性、引领性的作用不断加强,推动新的产业形态出现。信息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战略选择,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都在孕育着信息技术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将大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孕育更多新的工业形态。我认为信息化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机遇,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走向信息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我国提出“互联网+”发展战略,这为我国转型升级、产业调整提供了机遇。“互联网+”作用在农业会发现什么变化?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额大概是六百多亿,但是这几年增长速度很快,将来农产品的品牌化是一个大趋势,这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将来的能源可能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也可以与互联网结合。里夫金出版了《零边际成本社会》这本书,在他看来,将来的能源就是零边际成本。“互联网+”对汽车行业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无人汽车、个人化的汽车都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将来汽车会变成一个互联网大终端,所有汽车都联网,整个城市智能交通会得到很大发展。
“互联网+”对房地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给我们一些启示就是即便在房地产这样的领域里面,我们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运作,房地产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有人说,即便在现有的政策上,互联网也可以使房地产价格降到现在的一半左右。现实中已经开始有了这样的一些介入,比如you+青年公寓、万通的“自由柱屋”、众筹买房等。
“互联网+”对金融行业呢?产生的新业态包括电子存储、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信贷,这一块将来可能有一个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