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环境紧缩无疑加大企业运行风险。在李庆奎看来,当务之急是要“看清自己,理性定位企业坐标”。
2008年,正值我国发电企业火电规模大力扩张之时,金融危机的来袭几乎一夜间击破了虚假的泡沫: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萎缩,电力产能瞬间转为相对过剩,加之一次性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发电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这一年,华电集团也遭遇了企业发展史上最为严峻的亏损。
回忆起那段日子,李庆奎坦言:形势艰难,但“危”“机”并存。“电力工业必将向清洁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发电企业在面临转型压力时,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大方向明确后,华电集团果敢出击。2009年,华电明确了电为主体、煤为基础、产业协同的发展思路;2010年,企业明确在价值思维的引领下,把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2011年,确立了“全力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的目标。
这次“寒冬”来临,央企再次面临重大考验。“新形势下,华电要全面适应,跳出企业的小圈子,站在国家的高度清醒理性地思考命题,随时调整方向。”李庆奎说。
李庆奎称,认清“坐标”是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前提,下一步则是变被动“应战”为主动“迎战”。
在价值思维的引领下,华电明确要重点打造发电、煤炭、金融、工程技术四大产业,确立了要由单一产业支撑向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转变的转型路径。
2010年,华电打造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能源项目——不连沟煤矿建成投产,2011年,产能突破1000万吨,2012年,达到1500万吨,这座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的现代化煤矿,是我国电力企业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这是华电在煤板块成功迈出的一步。到2015年,华电预计控股煤炭生产建设总产能超过1亿吨/年。
在拓展金融领域的过程中,华电从加快产融结合,到创新运作机制,不断增强资本控股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还稳步进入了证券、保险等战略性金融领域,加强了金融风险防控。在工程技术领域,华电已在电力自动化、新能源技术以及智能电网等方面形成优势产业,正加快向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效益贡献大的发展模式转变。
“无论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还是低碳发展,华电从没被市场的潮流甩掉。秘诀就在一个‘转变’上。”李庆奎说,“企业发展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时刻作好主动迎战的准备。”
近年来,电力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一家有抱负的企业,不应只顾着与同行较量,而应该寻找更广阔的空间,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进而推动全行业进步。”李庆奎始终坚信,华电的面前是一张充满可能的蓝图,但要想“站得稳”还得靠实力说话。为此,华电集团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改革。
有关数据显示,华电成立十年来资产总额从958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300亿元增长到1830亿元;利润总额从8亿元增长到100亿元;实现利税从47亿元增长到270亿元;发电装机从2500万千瓦增长到1亿千瓦,发电量从1100亿千瓦时增长到4300多亿千瓦时;控股煤炭产能从零起步快速增长到4600万吨;金融和工程技术产业从弱到强,年创效能力分别超过20亿元和10亿元。
站稳国内市场后,华电还尝试海外拓展。以东南亚和南亚为重点区域,目前已在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投资建设多个电源项目,海外运营维护装机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华电集团综合竞争力、行业不可替代性日益增强。这都将成为‘御寒’的重要保障。”李庆奎说。
2008年,正值我国发电企业火电规模大力扩张之时,金融危机的来袭几乎一夜间击破了虚假的泡沫: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萎缩,电力产能瞬间转为相对过剩,加之一次性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发电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这一年,华电集团也遭遇了企业发展史上最为严峻的亏损。
回忆起那段日子,李庆奎坦言:形势艰难,但“危”“机”并存。“电力工业必将向清洁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发电企业在面临转型压力时,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大方向明确后,华电集团果敢出击。2009年,华电明确了电为主体、煤为基础、产业协同的发展思路;2010年,企业明确在价值思维的引领下,把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2011年,确立了“全力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的目标。
这次“寒冬”来临,央企再次面临重大考验。“新形势下,华电要全面适应,跳出企业的小圈子,站在国家的高度清醒理性地思考命题,随时调整方向。”李庆奎说。
李庆奎称,认清“坐标”是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前提,下一步则是变被动“应战”为主动“迎战”。
在价值思维的引领下,华电明确要重点打造发电、煤炭、金融、工程技术四大产业,确立了要由单一产业支撑向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转变的转型路径。
2010年,华电打造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能源项目——不连沟煤矿建成投产,2011年,产能突破1000万吨,2012年,达到1500万吨,这座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的现代化煤矿,是我国电力企业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这是华电在煤板块成功迈出的一步。到2015年,华电预计控股煤炭生产建设总产能超过1亿吨/年。
在拓展金融领域的过程中,华电从加快产融结合,到创新运作机制,不断增强资本控股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还稳步进入了证券、保险等战略性金融领域,加强了金融风险防控。在工程技术领域,华电已在电力自动化、新能源技术以及智能电网等方面形成优势产业,正加快向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效益贡献大的发展模式转变。
“无论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还是低碳发展,华电从没被市场的潮流甩掉。秘诀就在一个‘转变’上。”李庆奎说,“企业发展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时刻作好主动迎战的准备。”
近年来,电力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一家有抱负的企业,不应只顾着与同行较量,而应该寻找更广阔的空间,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进而推动全行业进步。”李庆奎始终坚信,华电的面前是一张充满可能的蓝图,但要想“站得稳”还得靠实力说话。为此,华电集团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改革。
有关数据显示,华电成立十年来资产总额从958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300亿元增长到1830亿元;利润总额从8亿元增长到100亿元;实现利税从47亿元增长到270亿元;发电装机从2500万千瓦增长到1亿千瓦,发电量从1100亿千瓦时增长到4300多亿千瓦时;控股煤炭产能从零起步快速增长到4600万吨;金融和工程技术产业从弱到强,年创效能力分别超过20亿元和10亿元。
站稳国内市场后,华电还尝试海外拓展。以东南亚和南亚为重点区域,目前已在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投资建设多个电源项目,海外运营维护装机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华电集团综合竞争力、行业不可替代性日益增强。这都将成为‘御寒’的重要保障。”李庆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