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收取的电费为什么比国家公布的电价要高出一大截?”“疫情期间的电费减免政策,我们转供电的店家和商铺为什么享受不到?”由于转供电环节涉及主体多、情况复杂、政策性强,转供电主体违规加价、“截流”惠企电价政策红利等现象屡见不鲜。
如何有效解决转供电整治难题?今年以来,浙江强化数字赋能,依托网上国网APP转供电终端用户电费申报平台,设计开发了“转供电费码”,实现惠企电价政策“码上明”。通过线下巡查检查、营业厅告示、电费账单寄送,线上短信通知、微信公众号、网上APP等多种方式在各转供电主和各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小微企业群中广泛宣传和推广,指导企业正确申领转供电费码,图文并茂开展惠企电价政策宣传和解读,让转供电主体和终端用户知晓电价政策,同时为终端用户提供实时电费缴纳网上申报。目前,“转供电费码”已在省域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转供电费码”全省申报用户数累计约13.82万户,其中绿码11.32万户,占比81.9%;黄码0.59万户,占比4.30%;红码1.91万户,占比13.8%。全省已立案查处转供电价格违法行为223起,罚款689.1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督促指导省电力公司加大‘转供电费码’推广运用,进一步提升申领覆盖范围,尽快实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一企(户)一码’。”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加速“转供电费码”迭代升级,不断提升转供电价格监管效能,全面打通电价优惠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时,进一步加强政企合作,在供水供气等与供电存在高相似度的行业领域广泛推广大数据价格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确保所有惠企降本减负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终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