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电网灵活性大大提高,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同样是未来电网的基础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在论坛中提出,建立智能微电网群将使电网的灵活性大幅提升,而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新能源发电储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优化”: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
从根本上来讲,优化,是智能电网最本质的特征。智能,意味着电网能自主自动完成更多的人工操作,避免更多的失误,节省更多的时间,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卢强院士认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是研究如何做好电网优化,把“好”做到“更好”。
未来的电网,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调度,能实现电力系统的完全闭环。一旦发生大事故,对于调度控制来说,计算机的准确性与速度将大大高于层级决策的人工方式。而这只是实现电力系统改造升级的一个方面。
卢强院士认为,未来电网将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即超大型骨干网架和分布式微电网的结合体。大电网的坚强架构是微电网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微电网具有污染物零排放、接纳清洁能源、超强调节能力的特征,恰好为大电网提供补充。
微电网的发展,智能化是不变的趋势。卢强院士提出了智能微电网群的概念,智能微电网具有微电网的所有特征,特别是零碳排放的特征。它能自动实现发电、储电、自用电以及与外部配电网交互电量的趋优化控制,优化微电网内部的保护系统,控制系统还能实现微电网与外部配电网“并网”与“离网”的干扰极小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传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紧密联合,未来的电力系统应具有机器人的性质,卢强院士举了一个恰当的比方。电力系统理应实现人对于用电需求的各种意志,并能自主自动进行事故研判和处理,未来的电网调度、远程控制、需求响应的技术发展仍有更多的空间。